![]() |
☰ |
今年的11月20日是第23个世界慢阻肺日,活动主题是“知道你的肺功能”。为了让更多慢阻肺病患者得到规范的诊断治疗和全程管理,宣传正确的疾病防治知识,11月19日上午,东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举办了义诊宣传活动。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科主任费建文表示,慢阻肺病发病隐匿、难以辨别、危害极大,发展到后期将会引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后导致心肺功能衰竭,大众一定要重视慢阻肺病的发生和规范治疗。
普通咳嗽和慢阻肺病很类似,肺功能检查是确诊重要手段
“慢阻肺病发病隐匿,很难发现,只有通过肺功能和胸部影像学等检查才能最终确诊。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同时或者伴有胸闷、喘息,症状并不典型,有些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费建文表示,大众很容易把普通咳嗽和慢阻肺病混淆。
普通咳嗽一般是急性,3-7天就可缓解,但慢阻肺病的咳嗽,却是长期的、持续性的,时重时轻,有急性发作的特质,严重一点的会伴有胸闷、喘憋,呼吸困难,“老百姓会觉着就是普通咳嗽,有点痰,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尤其是吸烟的人群,会觉着咳嗽很正常,吸烟后排痰反而会更顺畅,所以更加忽视了疾病的发生,忽视了烟草的危害。但是,健康人群不应该咳嗽、咳痰的!”
“如果出现较长时间的咳嗽、咳痰,或者体力下降,应该来医院就诊明确诊断。”费建文表示,医生会从生活职业环境如有没有粉尘、烟尘、有害气体、重金属颗粒接触史,家庭有没有油烟的环境,儿童期有没有经常咳嗽、咳痰的呼吸道感染或者哮喘的病史来进行甄别,这些都属于慢阻肺病的高危因素。
另外,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高危因素、症状、体征,比如桶状胸、双肺呼吸音低,可以闻及啰音等方面,选择进行下一步的检查,如肺功能检查、胸部影像学,以及抽血化验、痰检等综合的手段和方式,来确诊和鉴别排除。
患者对该病知晓率低,发展到最后将会心肺功能衰竭
在我国,慢阻肺病的患者已接近一亿人口,其中20岁以上居民发病率占到了8.6%,40岁以上发病率占到了13.7%,但是很多老百姓并不知道慢阻肺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而肺功能检查作为确诊的重要手段,检查率只占到了4.5%,另外,慢阻肺病患者的知晓率只占到0.9%,知晓率低就意味着得到规范性诊治的机会更低,所以形成了一个很大的落差,“我们今天做这个慢阻肺的宣传日,就是想让大家更多的了解这个病,尤其是了解肺功能检查,以及促进慢阻肺病的规范化的诊治。”
一旦患有慢阻肺病,身体会发生什么严重改变呢?
“这是一种慢性、进展性、不可逆的疾病。”费建文说,假如确诊慢阻肺病,那我们的肺部器官功能已经恢复不到正常人的水平,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后导致右心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咱们在电视上见到的那种气管插管的病人,躺在病床上周身插满管路,就是这种比较典型的心肺衰竭病人的治疗方式;另外,慢阻肺病还会引起肺部的毁损,最后还可以进行肺移植。”
吸烟、空气污染、呼吸道感染是发病重要原因
费建文表示,追溯烟台慢阻肺病人发病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是吸烟。”她说,不论是吸烟,还是吸入二手烟,都是引起慢阻肺病的高危因素。另外,空气污染、职业环境也会引起慢阻肺病的发生,“门诊上,除了吸烟人群,还有很多妇女患慢阻肺病,比如农村烧草、烧煤,油烟机排气不畅等,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
慢阻肺病是一种可预防和治疗的疾病,高危人群一定要尽早进行肺功能检查,尽早确诊、启动治疗。慢阻肺病的治疗必须要规范,遵从医嘱,控制好症状的同时,尽量减少急性发作。慢阻肺病患者如果受凉感冒或者无明显原因出现咳嗽、咳痰、喘憋,任何一种症状加重,都要及时到门诊就诊调整治疗方案。“千万不要等,一旦等到病情加重、呼吸困难,就是对肺的一次严重打击,每一次打击都会让肺功能再下一个台阶,朝着最严重的方向更近一步了。”费建文提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