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烟台气温骤降,往往有很多人会感觉到自己的膝、肩、肘等关节疼痛不适,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到大家的日常生活。那么是什么导致关节疼痛发生的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又该如何避免呢?
烟台山医院南院骨科专家姜传强介绍,出现这种情况的病因较多,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骨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关节的退行性改变,可见于全身所有的关节,最常见的是膝关节。此前一度被认为是一种老年人特有的疾病,但是近来的研究发现,人类的关节可以早在30岁,甚至更年轻时就会产生退化,而当年龄达到四、五十岁时就会出现症状。
体重过重可加快关节退化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骨性关节炎成为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据研究统计,公认的引发骨性关节炎最强的危险因素是年龄的增加。如果您的年龄在70岁,那么你会或多或少地经历过关节的疼痛,或者是膝关节,或者是髋关节,也可能是腰椎或颈椎。当然,年龄也并非唯一的罪魁祸首。另外一个不被人重视的重要原因就是肥胖,体重增加使本来已遭磨损的退化关节再加上重荷,当然就更容易破坏。另外由于关节疼痛,患者不自觉地限制了活动而使体重增加,相互影响又加重了关节病变。美国《今日关节炎》发表一份研究资料指出:通过跟踪观察30~46岁的1178名男性,发现超过标准体重10公斤的人发生骨关节炎的可能性比正常体重者多3.5倍。
另外一个较常见的原因是外伤。关节内骨折、交叉韧带以及侧副韧带的损伤,都可以继而引发关节的不稳定和关节软骨的异常磨损,造成创伤性骨性关节炎。其余的原因还包括:职业、性别、种族以及骨内血流动力异常等。
最早期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走平路不会疼
单纯的膝关节退行性改变最早出现在髌股关节,在三、四十岁时即可出现膝关节的疼痛,表现为下台阶时疼痛,蹲下站起时疼痛,而走平路时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在下蹲时用手触摸膝关节可以感觉到异常的摩擦感。还有些病人会出现关节的肿胀。这一阶段的病变常被诊断为“髌骨软化”,这也是骨性关节炎早期的表现之一。
平常的散步和慢跑不会加速关节的退化
姜传强介绍,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发展非常缓慢的疾病,从第一次疼痛到病变的晚期需要十余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然而许多因素能够加速病变的进展:对膝关节有影响的包括年轻时有明显的内、外翻畸形,体重超重,或一些能够加重膝关节负担的工作,如长期蹲着作业、山区野外工作等等。常规量的运动如慢跑、散步等不会引发关节的退化,但膝关节存在明显畸形的人群除外。
保护膝关节,远离关节炎
姜传强建议,骨性关节炎重在预防,如果感觉膝盖有上述不适,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多晒太阳,注意防寒湿,保暖,使膝关节得到很好的休息。天气变冷之后及时用护膝等做好保护。疼痛缓解后,每日平地慢走一两次,每次20—30分钟。尽量减少上下台阶、跑步等使膝关节负重的运动,避免、减少关节软骨的磨损,不得已上下台阶时最好扶楼梯或手杖。爬山和老年迪斯科对膝关节来说非常不利,而游泳则有助于关节和肌肉功能的改善。
不要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更不要盲目地做反复屈伸膝关节、揉按髌骨、抖晃膝关节等运动。锻炼股四头肌功能,让股四头肌强壮有力,可减轻膝关节疼痛。
适合于中老年人的具体锻炼方法是:坐位或仰卧位,将膝关节伸直,绷紧大腿肌肉,足向头部背屈,同时绷紧小腿肌肉,每次坚持三四秒,每分钟做10次,连续做三四分钟。每天可做三四遍。
不妨试试以下两种治疗锻炼的方法:
减轻体重,减少关节负荷。研究发现,如果体重能够减少5公斤,则膝关节的症状会有明显改善。
对于非常早期、症状非常轻的骨性关节炎患者,可以不用药物治疗,可以考虑单独采用物理方法治疗。方法包括:对患者的教育、减轻体重、调整运动方式、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运动、做增强肌肉力量的锻炼、减轻体重、使用辅助措施:如助行器及拐杖等,还可以穿可以吸收冲击力的鞋子、使用内低外高的鞋垫和使用膝关节内侧支具等。欧美国家相当一部分患者通过以上治疗可以减轻症状,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投入和医护人员的观念还比较薄弱,病人对医嘱的依从性需要进一步加强。
如果非手术治疗不能缓解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可以考虑应用药物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骨关节炎的药物主要有三种:
玻璃酸钠:为关节腔滑液的主要成分,在关节起到润滑作用,减少组织间的磨擦,增强关节液的粘稠性和润滑功能,保护关节软骨,促进关节软骨的愈合与再生,缓解疼痛,增加关节的活动度。这种药物用于关节内注射,1周1次,连续5周。
氨基葡萄糖:氨基葡萄糖可促使软骨细胞合成具有正常结构的蛋白多糖,保护关节软骨,减少软骨细胞的损坏,改善关节活动,缓解关节疼痛,延缓骨关节炎症病程。口服1次250~500mg,1日3次,就餐服用最佳。
非甾体镇痛抗炎药:可抑制炎性物质的合成,对抗炎症反应,缓解关节水肿和疼痛。但对骨关节炎的病情发展无明显影响。可选用布洛芬,扶他林,西乐葆等。
如果骨性关节炎患者症状十分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且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就应该考虑手术干预。
1、关节镜手术: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有人主张先行关节镜下关节清扫术,这一类手术对有些病人术后近期有一定的疗效,但远期效果则不能肯定。
2、关节置换术:关节置换手术对于晚期骨关节炎病人,在缓
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这是最后一招,俗称“撒手锏”。但由于关节置换手术存在一定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如假体的松动和磨损、骨溶解,因此,严格掌握关节置换的手术指征显得十分重要。严格地讲,手术指征包括:①有关节损害的放射学证据;②存在中到重度的持续疼痛或者已造成残疾;③对各种非手术治疗无效的病人。
随着我国慢慢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人口比例越来越高,骨性关节炎的病人也会越来越多,因此普及相关的预防保健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只要大家注意保护,合理使用,相信你将会渡过一个关节“无痛” 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