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知识健康知识
关注血压,珍爱生命
2013-12-18

    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第一杀手,高血压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和病因,在我国约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人患有高血压,目前全国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但是我国高血压病的总体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仍分别低于50%、40%和10%。中风、心脏病、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是最常见的高血压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危害严重。烟台山医院高血压门诊范金英主任医师介绍,高血压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疾病”是可预防、可控制,但难治愈,因此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和有效控制高血压是减少高血压病危害的关键。

75%的高血压患者没有正规使用降压药
专家建议:长效平稳降压

    范金英主任医师说,许多高血压患者不规律服药、根据广告和别人的用药经验服药、不遵医嘱, 凭感觉服药现象特别普遍,建议市民,1、高血压患者不要乱服药,应遵医嘱服药:有很多病人在服用了一段时间的降压药物后,觉得效果不明显,就自己改服其他的降压药,这样做是不对的,不能很好的控制血压。2、应按时、按剂量服药:很多病人经常有漏服药物的现象,忘记吃药,或者是觉得血压降下来了或症状缓解了就少吃几片降压药,这样都是不利于控制血压的,会引起血压忽高忽低,易引发心脑血管并发症。3、避免频繁换药,换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整。4、24小时平稳降压:有些人一旦发现高血压,恨不得立刻把血压降下来。但是血压降得过快也会引起头痛、头昏、心慌等不适。长期降压不平稳还会诱发中风、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5、长期坚持服药:有的病人用降压药时服时停,血压一高吃几片,血压一降,马上停药;或者是有症状时才吃药,无症状就不吃药;这种间断的、不规律的服药,不仅不能使血压稳定,还可使病情发展。所以要长期坚持服药,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6、避免临睡前服药:睡前服降压药易诱发脑血栓、心绞痛、心肌梗死。正确的方法是睡前2小时服药。
    为什么要长效平稳降压?范主任强调,一因为短效、快速降压会出现头疼头晕、心慌等不适,并造成血压不稳诱发心脑血管病。二、高血压有晨间高峰的特点,清晨也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时段,短效降压药不能控制晨间高峰。三长效降压药可以有效地控制晨峰血压,避免心、脑、肾并发症。

警惕高血压的并发症

   目前,高血压在全世界范围内存在“三高”的现象——患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为什么会存在这“三高”的现象呢?神经内科于群涛副主任介绍,首先,患病率高,主要是因为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有很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出现,如大鱼大肉、抽烟喝酒等。致残率高、致死率高主要与高血压导致的严重并发症有关。高血压病患者由于动脉压持续性升高,引发全身大、小动脉硬化,从而影响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造成各种严重的后果,成为高血压病的并发症。高血压常见的并发症有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心力衰竭、高血脂、肾病、周围动脉疾病、左心室肥厚等。而且收缩压每升高10mmHg,将增加40%脑卒中和30%心肌梗死发生的危险。
    脑卒中是高血压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脑卒中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卒中后存活者仍为高危人群。时间就是大脑,脑血管病的治疗越早越好,3-6小时以内是治疗的最佳时机,如果有以下5个主要警告信号及早就医:1、身体一侧或双侧,上肢、下肢或面部出现无力、麻木或瘫痪。2、单眼或双眼突发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或视物成双。3、言语表达困难或理解困难。4、头晕目眩、失去平衡,或任何意外摔倒,或步态不稳。5、头痛(通常是严重且突然发作)或头痛的方式意外改变。
    于群涛副主任强调,高血压必须正规治疗, 按时服药,终生治疗,监测血压,定期随诊。

 

 

 


            
医院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