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胸外科心脏“杂交”技术成功救治一位心脏瓣膜病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
2013-10-30
近日,烟台山医院就通过心脏“杂交”技术成功救治一位心脏瓣膜病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
危急!患者心脏瓣膜病合并主动脉夹层
曲 先生是蓬莱人,今年61岁,患高血压3年,血压最高时可达170/110mmHg,由于曲先生自认为高血压很常见,不是什么大病,所以并没有进行相应治疗来控制血压。近两年内,曲先生反复感到胸闷、心慌,也没当回事。直到一个月前,曲先生的病情加重,腿部也出现了水肿,被家人送至烟台山医院进行治疗。
接诊后,心胸外科主任娄德剑经过检查,确诊曲先生所患为重症心脏瓣膜病,并准备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然而,就在为曲先生进行的术前常规胸部CT检查发现,其心脏主动脉异常增粗,这一迹象提示:莫非患者同时患有心脏主动脉夹层?于是,马上又为患者进行了主动脉造影,结果确诊患者主动脉夹层,并已导致从心脏大动脉至肾动脉长约40—50cm的撕裂!
此时,原本以为简单的病情突然变得复杂、凶险而棘手,曲大叔心功能非常差,根据病情,如果给患者进行瓣膜置换术加主动脉夹层血管移植术,手术时间长,风险大,死亡率高,而且花费高;保守治疗,瓣膜病变无法解决,患者最终会因为反复心衰失去手术时机,而且主动脉夹层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样随时可能破裂,大出血导致患者猝死。
救治:心脏杂交手术成功救治
针对曲先生较为罕见且凶险的病情,娄德剑主任大胆提出一个“杂交”技术方案。“所谓心脏杂交技术,是把原本对心脏病‘分而治之’的心外科搭桥术、先心病矫治术和主动脉替换术等与介入治疗和影像学诊断等集纳起来,同时实施,以求取得1+1>2的效应。”娄德剑进一步解释说,采取介入技术先进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将主动脉夹层破口封闭,待稳定后再进行外科手术修复患者病变的瓣膜。“此方案不但可以大大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而且手术时间会大大缩短,手术风险大大减少。”
医院立即组织成立了由心胸外科、介入治疗科、麻醉科、手术室、ICU等科室组成的专家组进行详细的讨论,此方案得到各学科专家的一致认可。
时间紧迫,第二天心胸外科、介入科联合作战,在全麻下为曲先生实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术中介入科孙殿敬主任沉着冷静、大胆仔细,经股动脉小切口成功将主动脉夹层破口封闭,主动脉夹层假腔和主动脉真腔隔绝,“定时炸弹”瞬间解除,心脏“杂交”技术方案迈出成功重要的一步!
术后继续调整改善心功能观察,患者情况良好,随之娄德剑主任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顺利行二尖瓣置换术+三尖瓣修复成形术,术中修复瓣膜仅用30分钟左右的时间,然而,由于多年高血压导致的心肌肥厚,正常厚度为7、8毫米,患者则高达17毫米。所以,正常情况下静止的心脏只需数分钟就可恢复跳动,而曲先生在医务人员的全力救治下,经2个小时终于心跳恢复。手术后,患者恢复非常好。
多学科协作平台助力心脏杂交技术
心胸外科娄德剑主任介绍,心脏“杂交”技术,又称复合技术(Hybird),是把原本对心脏病“分而治之”的心外科搭桥术、先心病矫治术和主动脉替换术等与介入治疗和影像学诊断等集纳起来,同时实施,以求取得1+1>2的效应的一门新兴技术。很多大的心脏中心均建有 “一站式”杂交手术室,这样一个平台可以使放射科医生、内科、介入科医生,还有外科医生走到一起,共同为患者来提供服务,这代表未来心血管治疗的一种新的潮流,而潮流的背后是一种新知识、新技术的拓展和融合,这种技术是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一个基本理念。
烟台山医院心胸外科运用心脏“杂交”技术成功救治一例瓣膜病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体现了我院先进的技术理念,更体现了医院各学科团队的默契协作、微创医学的服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