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烟台山医院东院手外一科完成了一例骨科机器人+腕关节镜辅助治疗腕舟骨骨不连手术。有了机器人的精准定位,可一次性置入空心螺钉;有了腕关节镜的“加持”,可以很好地清除折端硬化骨并植骨。手术切口从传统术式的5cm缩短到现在的5mm,手术取得了理想的预期效果。
据悉,该患者为青年男性,6个月前摔伤右腕部,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未引起足够重视,没有进行适当治疗。一周前,再次杵伤右腕部,于当地医院检查,拍片提示右腕舟骨骨不连。
前段时间,该患者到烟台山医院东院手外一科就诊,李晓副主任医师接诊后确定诊断为“右腕舟骨骨不连”,建议患者接受手术治疗。该患者有参军的想法,对术后瘢痕有着极高的要求,希望不要因此影响入伍。付胜强主任医师组织科室医疗团队进行病例讨论,根据病例特点,结合患者需求,拟定了“骨科机器人引导下空心钉精准固定骨折,腕关节镜下磨除硬化骨并自体骨植骨”的手术方案。
手术方案由李晓副主任医师、徐俊涛主治医师负责施行。术中通过骨科机器人进行精准定位,复位舟骨骨折,交叉钛针固定后,术中透视效果满意,留置导针;应用腕关节镜,成功建立MCR和MCU入路,见骨折端硬化,局部滑膜增生,清理增生滑膜,磨钻磨除硬化骨至新鲜骨折面,取对侧髂骨松质骨,镜下植入折端,压实后经导针引导拧入可吸收空心钉,术中透视,骨折内固定位置理想,折端植骨充分,手术顺利完成。腕背部仅有两处不足2mm的微小切口。
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腕骨骨折,占该部位骨折发生率的60%-70%,因位置隐蔽容易漏诊,是骨不连的好发部位。一旦出现舟骨骨不连,其病程的自然进程会导致桡腕关节炎,最终导致腕关节炎,严重破坏腕关节功能。传统的治疗方法以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为主,目前主流应用的Matti-Russe手术、Murray植骨术、改良Murray手术、Herbert加压螺钉术,切口均需4-6cm,不可避免地要遗留5cm左右的切口瘢痕。应用腕关节镜治疗骨不连,避免了较大切口,镜下操作最大程度避免破坏腕关节囊,减少对舟骨残余血供的影响,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缩短了术后康复过程,具有开放手术难以比拟的技术优势。同时,骨科机器人的联合应用提高了空心螺钉置入精度,避免了反复穿刺造成的骨质破坏,并降低透视辐射对术者和患者的损伤,真正实现骨折精准化治疗。
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和努力,目前科室已顺利完成腕关节镜手术70余例,包括TFCC深浅支重建、尺骨头短缩、关节滑膜清理、关节软骨成型、腕关节囊肿切除、镜下辅助桡骨骨折复位、舟骨骨不连镜下植骨内固定、镜下月骨坏死切除等众多术式,此次骨科机器人+腕关节镜联合治疗腕舟骨骨不连手术的顺利完成是医院腕关节镜技术发展中的新尝试。今后,科室将以锐意进取的精神努力提高关节镜技术,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