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表明,母婴传播几乎是15岁以下儿童感染艾滋病的唯一途径,迄今为止,艾滋病流行已导致全球近300万儿童死亡。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至2025年,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目标。让我们一起了解如何阻断并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
一、什么是艾滋病母婴传播?
艾滋病母婴传播是指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妈妈,在怀孕期间、分娩时及产后哺乳过程中将病毒传染给宝宝,导致宝宝感染艾滋病病毒,有以下三种方式:
1.宫内感染:在妊娠期可通过胎盘将病毒传播给胎儿。
2.产时感染:胎儿在分娩的过程中,因为接触到母亲的血液、羊水和分泌物而被感染。
3.产后感染:婴儿在母亲母乳喂哺过程中被感染。
二、如何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
1.一旦发现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无论其CD4+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和病毒载量情况,均应当及时为其提供免费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2.在孕产妇用药前和用药期间需进行病毒载量、CD4+T 淋巴细胞计数等检测,以评估治疗效果。
3.分娩结束后,无需停药,产后42天后可转介到辖区艾滋病定点治疗机构,继续后续治疗。
1.及时对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幼儿进行母婴传播风险评估,根据其母亲抗病毒治疗、实验室检测等情况,将婴幼儿分为高暴露风险或普通暴露风险,按要求进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
2.给予科学、适宜的婴儿喂养指导,提倡人工喂养。
3.及时对确诊婴幼儿进行治疗,婴幼儿出生后6小时内尽早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
4.开展暴露婴幼儿感染状况监测,加强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检测和抗体检测服务,应在婴儿出生后48小时内、6周和3个月时,分别检测HIV核酸;应在12月龄、18月龄时进行HIV抗体检查,以确定感染状态:抗体结果阴性,说明预防治疗有效,母婴阻断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