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是第26个世界哮喘日,全球哮喘诊治指南委员会公布了今年世界哮喘日的活动主题——“Asthma Education Empowers”,即加强哮喘教育,此外,5月5日也是第13个世界肺动脉高压日。
为帮助相关患者获得早期诊断和规范化治疗,烟台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费建文领衔专家团队,于5月6日在东院进行了一场大型义诊。
哮喘急性发作时,会因过度缺氧致死
“我国大于20岁以上的人群哮喘发病率为4.2%,大约4750万人,全球已积累到2.6亿人,每年因哮喘死亡的人数则超过45万,这是一个庞大的呼吸道疾病群体。”哮喘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费建文说,哮喘很可怕,严重时可因窒息死亡,而绝大多数患者的急性发作甚至是死亡都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去年,有一名哮喘十几年病史的老患者,在高铁上突然哮喘急性发作,出现胸闷、呼吸困难,下高铁后她直接打车,在上车后坚持说了一句“去烟台山医院”后,随即昏迷不醒。出租车司机用最快速度将她送到了烟台山医院东院急诊科,立即给予急救处理,气管插管辅助机械通气,应用相关药物,最终让她得以脱险。
“哮喘发作时,像是被掐住了脖子无法呼吸,这其实是一种气道痉挛,是广泛的支气管急性收缩,空气进不到肺里,如果没有及时救治,患者在很短时间内,就会因过度缺氧而导致死亡。这位患者幸亏在昏迷前告诉了出租车司机目的地,不然后果真的很严重。”
哮喘会出现什么样的症状?费建文说,最常见的是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发作前常有先兆症状与感冒类似,比如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咽部的发痒、咳嗽、眼痒等,之后随着病程的进展,急性发作时患者会感到明显的呼吸困难,能听到喘鸣音,严重时说话都会很费力,诱发因素常常是接触了过敏原、冷空气、异味、螨虫、猫毛狗毛、花粉、感染、情绪激动或精神刺激等。
典型哮喘还有个特点,常常在夜间突然发作,感觉呼吸困难喘不上气,白天则不明显,“春秋换季时是哮喘高发期,如果出现以上这些症状,就必须到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或者哮喘门诊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指导了。”
肺动脉高压后期,患者会出现“蓝嘴唇”
5月5日是第13个世界肺动脉高压日,肺循环的压力过高被称为"肺动脉高压",和我们熟悉的高血压病不是一回事。对这个疾病,很多患者甚至医务人员都不太了解,目前也没有简易的仪器能直接在体外测量肺动脉压力,有许多患者因此被延误了诊断和治疗。
今年初,有一位50多岁的患者,出现反复咳嗽咳痰、胸闷等症状,发现是肺炎导致,但是在检查过程中,费建文发现患者肺动脉明显增粗。在此之前,他已看过多家医院,都是以肺炎或者心律失常治疗,并没有给予深度检查。而这次,费建文没有放过这个异常,给予右心漂浮导管、肺动脉造影,以及心脏核磁等检查,最终发现他是心肌淀粉样变引起的多系统问题导致的肺动脉高压,对他进行对因治疗后,最终将患者的肺动脉压控制在了一个比较好的稳定水平。
“肺动脉高压早期症状没有特异性,因此早期诊断比较困难。最常见的症状是活动后气促、胸闷,并且会逐渐加重,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出现右心衰竭、下肢水肿、腹胀、纳差等。而随着疾病发展到后期,因严重缺氧,患者嘴唇发紫发蓝,被很多人称为‘蓝嘴唇’。”费建文说,未经治疗的肺动脉高压患者的5年生存率非常低,仅有20%左右,就是说80%的患者都"活不过5年"。因此,肺动脉高压曾被称为"心血管的癌症"。但是,如果能够提高对这种疾病的认识,做到早期发现和干预,肺动脉高压也可以像现在的高血压一样得到很好的控制,患者的生存率将被大大提高。
另外,在我国,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很多都是年轻人,因为没有得到早期的诊断和规范化的治疗,预后非常不好,患者在非常年轻的情况下,就会造成重度心衰,不可逆转而死亡。“因此,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肺动脉高压这种疾病,有症状及时到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或者肺动脉高压门诊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费建文说。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简介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原名呼吸内科)成立于1991年,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优势学科,为烟台市医疗卫生重点学科。现有床位135张,设有三个病区、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睡眠呼吸监测治疗室、肺功能检查室、支气管镜室、门诊综合诊疗室及各亚专科门诊。
诊疗特色优势
设有“哮喘门诊、咳嗽门诊、戒烟门诊、肺结节门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门诊、睡眠呼吸障碍疾病门诊、肺栓塞门诊、肺动脉高压门诊、肺康复门诊、间质性肺病门诊”共十个亚专科门诊。
门诊综合诊疗室可开展项目:雾化治疗、特殊变应原检测、脱敏治疗、免疫治疗、肺功能检查、支气管激发试验、六分钟步行试验、睡眠呼吸监测、一氧化氮呼气测定、诱导痰检测。
可开展的微创介入治疗:支气管镜下电凝、圈套、冷冻、APC、电刀、球囊扩张、支架、内科胸腔镜、经皮肺穿刺活检等技术。
诊治范围与专长
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在呼吸危重症、肺栓塞、肺部感染、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功能失代偿期、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危重度)、重症肺炎、肺癌、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间质性肺疾病、胸膜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疾病的诊治上形成了成熟的诊疗策略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对各种疑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呼吸危重症救治及慢性气道疾病的诊治有较高水平;还包括呼吸支持技术及危重症监护、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肺功能检查、内科胸腔镜诊疗、经皮肺穿刺活检等特色技术。多年来救治危重症患者近万人,抢救成功率达90%以上,居我省前列水平。
科研与教学
科室自2001年连续参与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肺栓塞相关的科技攻关课题,为“新冠感染后咳嗽、哮喘登记、肺栓塞PUMCH模型”等多项国家级课题的分中心。科研立项7项,其中省级立项课题1项,科技成果奖8项;开展新技术15项。累计发表SCI 、中华级论文100余篇。现有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6人,硕士生导师2人。科室一直承担滨州医学院理论授课、见习及实习等教学任务,同时陆续承担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潍坊医学院、山东省中医学院等医学院校的实习带教工作,并承担了呼吸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曾获评医院优秀带教科室。
门诊位置:东院区门诊楼2楼西区
病区位置: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科A座6楼 电话:0535-6863766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二科A座7楼 电话:0535-6863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