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群众看病就医不够便利问题,充分保障群众健康权益,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党委根据上级部署,即刻行动,第一时间成立由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医院专项整治工作专班,推动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整合型、全流程服务模式,提供流程更科学、服务更高效、环境更舒适的医疗服务。
一、周密部署、强化责任,扎实推进任务落实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始终把维护人民健康摆在突出位置。开展群众看病就医不够便利问题专项整治,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举措。2023年6月21日,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党委成立专项整治工作专班,专班办公室设在医务科,具体承担综合协调、组织推进等工作。6月27日,工作专班组长靠前指挥,亲自部署,要求各职能部门紧盯时间节点,严格把控进度,高质量高标准抓好任务落实,确保取得明显成效。6月29日,医院党委召开全院中层干部动员部署会,会上强调,各科室部门要对照工作任务配档表,步调一致,统一行动,一体推进,上下联动,精准开方,对症下药,坚决打赢专项整治工作攻坚战。
二、凝心聚力、增强合力,务必确保工作落地
各部门精诚团结,通力合作,始终冲在一线、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保持“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的紧迫感,撸起袖子加油干、铆足干劲向前冲。
在提升患者门诊就诊体验方面,宣传科、科研科集中推介我院省、市两级临床重点专科,展现我院优势诊疗科目,引导患者合理就医。门诊部、信息科加强门诊预约就诊,预约诊疗全面接入“健康山东”服务号,预约时段精准到10分钟以内;多途径实现超声、CT线上预约检查,预约时段精准到30分钟以内;实现微信公众号预约挂号就医、费用缴纳等一站式服务。信息科、门诊部、医保科三部门联动,积极推动检验结果调阅互认信息化工作,通过微信公众号、自助机、支付宝等多种方式,切实落实诊间结算,推进医保电子处方流转系统应用,上线医保移动支付功能,真正实现“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保卫科推进停车费用减免政策落地,切实减轻患者的停车费用负担。
在提升患者住院体验方面,医务科、门诊部着力打造集导诊、咨询、检查检验预约、投诉建议受理、便民设备租赁、病历复印寄送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为患者入院、住院、出院等提供全流程、集约化服务。建立集约型日间手术中心,开展日间医疗服务。推进疼痛综合管理,建立覆盖门急诊和住院全流程服务的疼痛管理新模式。大力开展多学科诊疗工作,提供“患者不动医生动”的MDT诊疗服务,从“患者围着医生转”变为“医生围着患者转”。财务科、信息科推进床旁入院办理和床旁出院结算工作落实,病区内投放自助机,实现床旁入院比例超过60%,床旁出院结算比例大于50%。护理部以康复病区作为“无陪护”试点病房,完善无陪护相关工作制度。医患办理顺规范三院区投诉渠道,切实便捷医患沟通。
在提升患者诊后体验方面,护理部积极推进居家医疗服务模式,通过建立出院患者微信群、提供在线护理咨询、组织健康教育大课堂等多种形式,将高龄、失能老年人医疗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积极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为群众提供在线护理咨询或上门护理服务。推广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对较高再入院率的出院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
在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方面,医务科着力推进专科联盟建设,成立市骨科专科联盟、市康复医学专科联盟,选派3名“业务院长”下沉乡镇卫生院开展精准定位帮扶。建立远程会诊中心,提供医学影像远程服务。推进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打造省级妇幼中医药特色单位。
三、立足根本、着眼长远,努力推进建章立制
专项工作本身是阶段性的,真正长远地还是靠制度机制。医院工作专班围绕诊前、诊中、诊后全过程和门诊、急诊、住院全方位,进一步优化门诊流程设计,缩短患者在门诊滞留时间,明确当日检查检验结果回报患者的接诊流程,简化需要多次门诊诊疗、护理的流程,并形成制度固定下来。
健全日间医疗服务制度、拓展日间医疗服务范围并形成相关制度。优化入出院流程,提供入院手续办理、医保审核、出院结算、检查检验预约、出院患者健康教育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形成流程延续下来。
四、加强引导、保障实效,坚决夯实成效质量
自开展专项工作以来,医院工作专班充分利用现代宣传方式,宣传专项整治具体措施和进展成效,宣传患者就医感受体会,在社会营造良好氛围。
工作专班组长们既挂帅又出征,既分工又协作,从普通患者的视角,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围绕重点医疗场景,不定期实地亲身体验就医过程,确保及时发现突出问题。坚持主旋律不变、主频道不换,在各部门自查自学基础上,加强医院之间互查互学,学习好经验好做法,坚决夯实成果成效质量。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以服务人民健康为己任,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始终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