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院文化医院文化
“烟台卫健这十年”征文比赛优秀作品展示——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2023-06-25 来源:刘静静

人们常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浩瀚的历史洪流中,英雄人物层出不穷,有明知已弹尽粮绝仍与日寇鏖战的狼牙山五壮士、有面对凶恶残暴的反动势力仍坚定信仰的李大钊...他们的事迹深深刻在我们的脑海中,不敢忘也不能忘。然而今天我想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有这样一群人同样值得我们歌颂,他们就是舍小家为大家英勇抗击新冠疫情的“公卫人”。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他们冲锋陷阵,无怨无悔,用平凡铸就伟大,谁说一定要站在光里才算英雄。

真正的英雄,从来不是来自高高在上的天境神坛,而是来自于我们普通人之中,他们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一点一点组成了万丈光芒,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所照之处一片光明,带给人们无限的希望与温暖。

病毒肆虐时,疫情防控的主要工作在于“防”,公共卫生科的同事们积极履行国家相关政策要求,组织人员承担起医院职工与社会大众的核酸采集任务,为了确保各项工作合理、高效、有序、快速完成,他们统筹协调合理排班,建立多个工作微信群随时传达上级文件要求,为了使核酸采集更规范,更科学,他们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不厌其烦的进行示范与讲解,确保每一位核酸采集人员都能顺利通过考核。在采样现场有的人防护服里浸满了汗水、有的人被N95口罩勒出深深的压痕、有的人对乳胶手套过敏双手已经出现严重皮炎...然而他们总是淡淡的说一句“没事儿,我能行”,随后又投入到繁忙的抗疫一线工作中。

在我看来,抗击疫情的众多工作中,难度最大的就要属流调工作了。从电话流调到监控流调、从病例的活动轨迹、密切接触者的锁定,大家一天下来要打近百个电话核实信息,逐个询问逐个排查。在监控流调中需要大家每个人都有一双“火眼金睛”,从监控影像中锁定目标,再看相关人员还去过哪些地方,做过什么事,见过什么人,相互之间防护措施是否到位,所在空间面积有多大,通风是否良好...这些都是“公卫人”关注的重点。为了追“阳”很多时候大家吃住在办公室,办公楼里灯火通明,他们迎来送走了不知多少个黎明与黑夜,早已习惯了半夜频频响起的手机铃声,睡眠严重不足加上每日高强度工作,他们身体严重透支极度虚弱,但是他们仍然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只为以最快的速度阻断疫情传播。

2022年12月下旬的时候,陆续有同事感染新冠病毒,然而让人揪心的是这个数据每天都在增加。大家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依旧坚守岗位,保证每天按时完成疫情上报和健康监测工作,这期间“公卫人”加大了对临床科室的督导力度,使全院各科室进一步增强了自身使命感与责任感,明确了各自工作任务。同时,公共卫生科还利用门诊大厅以及候诊区的电子屏幕,电视等循环播放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相关公益知识短片和健康科普宣传图片,使前来就诊的患者及家属在就医的同时能更好的做好自身防护,避免交叉感染。这一刻,他们就是大众健康的守护神,从患者角度出发,想患者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一切为了患者,为了一切患者....

这些只是“公卫人”平时工作的一部分,而他们也只是千千万万医疗抗疫群体中的一个缩影,在未来为促进人类健康事业蓬勃发展将会贡献更多力量。他们没有所谓的轰轰烈烈,有的只是默默付出。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无私奉献的人从来都不是站在光芒下的,他们也许只是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独自承担着,奉献着...就像歌曲《孤勇者》所唱的那样,“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对峙过绝望,不肯哭一场,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谁说站在光里的才是英雄...”


作者简介:刘静静,女,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初级护师,本科毕业于滨州医学院,先后在普外科、急诊科、输液室、公共卫生科工作。

医院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