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热爱护理吗?十几年来,我不断问自己。——题记
护理初印象——爱心与耐心
对护理的最初印象源于当年的热播剧《都是天使惹的祸》中的护士林晓如,她生性活泼顽皮,又极富同情心,虽然有些傻气还经常惹麻烦,但凭借着自己的顽强毅力,冲破坎坷与挫折,最终赢得了病人的赞许,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
再后来奶奶生病住院,我第一次踏入医院的大门,亲眼目睹护士是如何细心的护理奶奶。奶奶术后卧床第一次排便,需要观察大便的颜色、性质和量,她羞愧的拒绝了,任凭家人如何劝说。当班护士姐姐柔声细语地用家乡话说着:“大姨,你不用不好意思,你就把我当你的自己的闺女就行了,自己的闺女怕什么。”说完,奶奶不再抗拒,完全配合起了这位护士姐姐的工作。十几岁的我望着眼前的护士小姐姐,原来天使长的是这个样子:身形苗条、脸庞俊俏,白色的护士服干净整洁,说话温柔而坚定,让人感到亲切,给人以力量。她的行为使我懂得帮助别人不一定要轰轰烈烈,或需要多少钱财,只需在本职工作时多一些关怀,多一些微笑,多一些安慰……这许多的“一些”将会给病人及家属带去莫大的欣慰和信任。这件事坚定了我要学护理,做护士的决心,也得到了家人的鼓励与支持。
护理初体验——热心与细心
高考结束填报志愿时,我毫不犹豫填报了心仪的医学院校,通过四年学习,我熟练掌握各科理论知识及护理操作,顺利进入实习医院。实习期间,轮转于医院各个科室,接触过各种疾病的患者,我目睹过儿科小男孩因打针哭闹呕吐到了护士的手上的场景;见过十几岁白血病小患者一天天萎靡消瘦的样子;听过内科病房传来声嘶力竭的哭声;也闻过烧伤科空气中弥漫着刺鼻腐臭味……我知道干这一行可不像看上去外表光鲜。相比之下,护理工作的紧张、繁忙、锁碎曾让刚跨出校门的我对自己的选择犹豫过、质疑过,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看到科室里哥哥、姐姐们忙碌的身影,尽心尽力为病人的精神最终感动了我,激励着我。
护理再起航——真心与虚心
毕业求职时,我站在烟台山医院公共楼外,看着进进出出、忙忙碌碌的大夫护士们,对他们充满了敬意。心里有个声音在说,我要是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该有多好啊。幸运的是,通过选拔考试,不久后,我真的光荣的成为烟台山医院大家庭的正式成员,我很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新进护士需轮岗,在多个科室积累经验,我深知“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对病人的康复尤为重要。我鼓足干劲,在轮岗工作中时刻牢记实习老师曾经教导我们,对待病人要像春风般温暖。这句话时时提醒我要兢兢业业,尽职履责。功夫不负苦心人,我时常受到病人及家属的夸赞,虽然也有身心疲惫、不被理解的时候,但我每每想到这是我梦寐以求的职业,如今又实现了儿时的梦想,能够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尽一份力量,受点委屈不算什么。渐渐地,在每一次轮岗,我都虚心学习,愿钻研,肯努力,因此,当我遇到困难时,每个人都会手把手的教我,不厌其烦的讲解,这些都使我受益匪浅,使我更主动、乐观地工作。
通过两个科室的轮转后,我调整到南院区肿瘤内一科工作。我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不仅要有温暖的态度,更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不断探索,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与理论知识,我坚信自己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最大的贡献。虽然护理工作依旧那样繁忙,那样令人疲惫,并且那样平凡,但繁忙中透露细致、平凡中更显伟大,我依旧快乐工作每一天。
护理在路上——初心与尽心
2020年初疫情爆发,全国各地的医务工作者毅然决然的响应号召,纷纷加入到抗击疫情最前线。看着新闻报道里一线医务人员连续奋战30个日夜、超负荷运转,精神、体力几近崩溃,身为医务工作者的我百感交集,内心只有一个念头“前线需要我!战友需要我!我不能当逃兵!”望着十几个月大的孩子,我知道我不仅是一位母亲,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我应该为抗击疫情尽一份力。虽然支援武汉报名后没被选中,但我知道我是勇敢的,我是热爱护理这份职业的,正是对于对医护这份职业的崇高热爱,激发无数医务工作者毫无保留投入到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各种行动中。也许平凡的我在平淡的日子里无谓热爱,但对护理这份职业的热爱会在它真正被需要时瞬间迸发,毫无保留。
如今的烟台市烟台山医院,经过160多年一代一代人的砥砺前行,开拓创新,不懈努力,发展壮大成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现代化的东院区拔地而起,三个院区齐头并进,事业蒸蒸日上,为全市人民提供了高水平、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也为我们全院所有医务人员提供了很好的锻炼和成长平台。而我也已经成长为一名烟台山医院新院区肿瘤内科的科室骨干,继续着干一行爱一行的老本行,依然忙碌于各个病人之间,他们会用最朴实的乡音说声“辛苦了”;穿梭于病房时,会看到他们信任的目光,听到他们感谢的话语,正所谓“医者父母心”,当看到一位曾经生命垂危的病人康复出院时,我又何偿没有一种成就感呢?南丁格尔的故事广为流传,南丁格尔的精神也必将激励着一批批的护士为病人的健康奋斗不息。
新时代、新征程,烟台山医院必将承载着百年历史、传承着百年辉煌,阔步前行,行稳致远,迎接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我愿意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更多年……成为一名温暖他人的人,让那些追逐光的日子照亮更多人前行的路。
作者简介:梁红艳,烟台市烟台山医院肿瘤内科主管护师,于三甲医院从事一线临床护理工作至今十余年,作品《疼痛患者健康宣教》曾获得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科普大赛三等奖,论文《催眠心理护理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相关影响》发表于中西医结合护理杂志,在院级宣传比赛中也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