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意民生,搭建沟通桥梁;优化发展环境,建设和谐烟台。5月25日,烟台山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于远臣,门诊部负责人宋波,公共卫生科副科长张晓萌,东院脊柱外二科副主任王磊升,东院关节外科副主任赵宇驰做客烟台广播电视台《民生热线》栏目。
在节目中,于远臣书记介绍说,始建于1860年的烟台山医院是一家百年老院,其前身为法国天主教施医院,是国内最早的西医医院之一。医院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急救、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同时是涉外定点医院、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医院现有三个院区,分别是位于莱山区科技大道10087号的东院区、芝罘区解放路91号的北院区和芝罘区机场路167号的南院区。烟台山医院设有32个党群行政职能科室、77个临床科室、25个医技科室,现有职工2903人,年门诊量110余万人次,出院病人9万余人次,年住院手术3.5万人次。
在“黄码医院”,护士正在为患者测血糖。(资料图)
前段时间,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我市确定了13家医院为“黄码医院”,烟台山医院北院区是市级“黄码医院”。
据悉,“黄码医院”是为隔离点和封控区、管控区(即“一点两区”)核酸检测阴性但患有其他疾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服务,特别是危急重症救治以及血液透析、孕产妇分娩、化疗等医疗服务的医院。
到“黄码医院”就医安全吗?有的人或许会有着类似的疑问。据介绍,烟台山医院将北院区的C座、D座划定为独立区域,用于救治工作。闭环管理,严格做到与其他诊疗人员出入分离、诊区分离、人员分离、就诊路线分离;规范设置“三区两通道”,各区和通道出入口均有醒目标识;就诊人员单间隔离治疗。这样做,既保证了相应患者的救治,也不会对普通患者的就医造成影响。所以说,到这里就医是安全的、有保障的。
科技改变生活,导航方便你我。前段时间烟台山医院在东院区上线院内导航系统,该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绘就了整个医院的高精度室内地图,以手机和导航大屏机为载体,为大家提供各科室、各部门、各类便民设施之间的导航服务,打通了院内就诊的“最后一公里”。“该系统操作简单、功能强大,用户输入想去的地点之后,点击‘开始导航’,路线即刻显现,全程语音指引,关键位置实景展示,如果您一不小心走错了,系统也会重新规划路线。此外,该系统还支持位置共享,便于与他人取得联系。”宋波说。
近期如果要到烟台山医院看病就医,有哪些事情需要大家予以配合?张晓萌表示,进入医院请配合预检分诊,规范佩戴口罩,配合测量体温,出示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主动扫描场所码,出示健康码、行程码,并配合做好其他相应的疫情防控工作;如需住院,对于择期住院患者,须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结果办理入院手续,住院期间严格遵守病房的相关规定;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孕产妇、血透患者,医院将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开通“绿色通道”,不会因为各种客观原因耽误救治。
根据疫情防控的有关要求,烟台山医院东院区“愿检尽检”采样点日前已搬迁至烟台体育场西停车场,免费为市民提供24小时采样服务。市民如需采集核酸,可以直接在医院微信服务号“烟台山医院烟台市妇幼保健院”或自助机上点击“核酸检测”进行申请,持申请成功凭证到核酸采样点采样。报告出具后可在医院的微信服务号或健康码、国务院小程序上查看检测结果。如需纸质报告,可在采样点的自助机上自行打印。
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节目进行过程中,有群众咨询疾病诊疗、医保报销等方面的问题,对此,烟台山医院在线上或线下及时予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