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莱山区的张大爷今年66岁,既往身体一直都挺好,但最近4个月来出现了食欲减退伴进行性消瘦、乏力,并且近期出现了上腹部胀痛不适的症状,到医院初步检查考虑为肝癌可能性大。在亲戚的推荐下,张大爷来到烟台山医院南院区肿瘤放疗二科就诊。
结合患者入院后的检验、检查结果,放疗二科医疗团队对病情分析如下:晚期肝癌瘤体巨大(11×9cm)伴下腔静脉、右心房癌栓形成、门静脉右支受侵,存在瘤栓脱落后引起急性肺动脉栓塞,导致患者猝死的风险,可以说是一枚急需拆除的“不定时炸弹”;下腔静脉瘤栓、门静脉受压将导致患者门静脉高压,引起病情发展迅速,短时间内即可发生肝内外转移、黄疸、腹水等严重并发症。此外,患者腹腔及腹膜后多发增大淋巴结,腹腔积液;患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低蛋白血症。
经科室讨论,并根据张大爷自身经济情况和身体状态,决定给予患者下腔静脉、右心房癌栓、受侵的门静脉右支及肝右叶肿瘤放射治疗,同时配合索拉非尼靶向治疗,期待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并为后续系统治疗争取机会。张大爷及家属也同意该治疗方案。
确定治疗方案后,主管医师姜茂竹博士对患者行多期动态CT扫描定位,并结合肝脏MRI融合图像精确勾画靶区和正常器官,医疗组长刘海德对靶区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由两位物理师林琳和钟晓丽为患者制定了精准的放疗计划,科室负责人姜国香则对放疗计划进行了审核和完善,最后由放疗室摆位技师对该计划实施精确治疗。
经过放疗团队的共同协作及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一个半月后,张大爷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缓解,表现为食欲明显好转,未再出现上腹部胀痛不适,肿瘤AFP由高峰期的3698 ng/mL降至609 ng/mL,复查肝脏增强MRI提示下腔静脉、右心房癌栓明显消退,解除了瘤栓脱落引起肺动脉栓塞的“不定时炸弹”风险。同时,肝右叶巨大肿瘤明显缩小,而放疗治疗野外的病灶保持稳定。张大爷的老伴高兴地说:“他原来经常卧床,没劲下床活动,现在都能赶黄务大集了。”得知复查结果超出预期,张大爷自己也忍不住喜极而泣,连连感谢所有医护人员。
放疗前(左)后(右)肝右叶瘤灶对比
放疗前(左)后(右)下腔静脉瘤灶对比
治疗前后肝癌肿瘤标志物AFP变化情况
目前治疗肝癌的手段主要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介入治疗、消融治疗等。对合并下腔静脉瘤栓、右心房瘤栓患者而言,手术治疗难度大、创伤大、费用高,老年患者身体和经济条件难以承受;介入、消融治疗不能迅速解决静脉癌栓难题;靶向、免疫等全身治疗起效较慢,且存在治疗不敏感的可能性。而放射治疗,作为一种精准无创的治疗方式,对肝癌合并门脉癌栓、下腔静脉癌栓患者有独特的疗效,有效率达90%以上。
近年来,肿瘤放疗二科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派出1人赴法国、3人前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脱产进修放疗专业。通过进修学习,年轻放疗医师掌握了国内外先进放疗理论和技术,迅成长为科室骨干力量,将逐渐在肝癌门脉癌栓放疗、早期肺癌立体定向放疗、乳腺癌保乳术后/根治术后大分割放疗、乳腺癌保乳术后部分乳腺照射等国内先进放疗技术方面开展一系列临床应用,为烟台肿瘤患者解决难题。
烟台山医院肿瘤放疗二科病区位置及联系电话:烟台山医院南院区住院部A座1楼(烟台市芝罘区机场路98号);0535-601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