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重庆市巫山县的医疗救治水平,今年5月,烟台市卫健委组织了烟台市-巫山县东西扶贫第一批协作医疗队奔赴巫山。烟台山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王臻作为此次烟台市-巫山县东西扶贫协作医疗队的副队长,两个月来,他克服重重“蜀道难”,诊治当地心血管病人300多人次。带领当地医生进行心内介入手术70多台。授人以渔,悉心带教当地医生,惠及巫山广大心血管病患者。
烟台山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王臻为巫山县的冠心病患者查房
破解“蜀道难” 服务巫山人民
巫山县曾为重庆市下辖的全国贫困县,2018年8月17日,经过评估检查,巫山县实现脱贫摘帽。烟台市从2010年开始在各个行业对巫山县进行对口支援,至今已是第十个年头。今年5月上旬,烟台市卫健委根据巫山县医院的专业要求,在全市范围内遴选支援队员。
心内介入方向是巫山县人民医院提出的需求,烟台山医院高度重视,选派心血管内一科主治医师王臻参加医疗队。5月14日,王臻到达巫山县人民医院,开始了为期半年的支援工作。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饮食、气候、方言成为艰难的“蜀道”。巫山县潮湿环境,造成了当地人喜欢吃辛辣的食物。炒菜里面放辣椒,肉里面放辣椒,包子里面也放辣椒,医疗队里很多队员刚来巫山时候,吃一顿饭辣的胃疼,有的还反复腹泻。而且这里气温非常高,夏天超过35度是常态,经常有超过40度的天气,大清早户外走几步就满头大汗,一整天诊治下来王臻的衣服都湿透了。
相比于饮食、气候、工作环境等的不适应,语言交流是最难的“蜀道”。巫山县当地交流以方言为主,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大部分听不懂普通话。对于医生来讲,无法与病人准确的交流,就无法进行问病史、交代病情、术前谈话、术中的交流,那就无法开展工作。王臻咬牙学习,再加上手势,实在不行让当地医生和病人家属一句一句翻译,语言的问题总算解决了。
悉心带教 分秒必争救治心血管病人
王臻和当地医护人员共同救治危重病人
心内科工作繁重,抢救多、危重病人多。尤其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死亡率高,对抢救时间的要求近乎苛刻,可谓分秒必争。“在心内科工作了10年,养成了手机24小时开机,急诊手术随叫随到的习惯。”王臻说。日常除完成查房、危重病人抢救、病例讨论等日常基本临床工作外,冠心病的介入手术水平的推动提高是巫山县人民医院心内科的迫切要求,也是王臻此次支援工作的重点。
王臻曾先后到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加拿大麦吉尔大学附属医院专门进修心内科介入治疗,并有近10年的心内科工作经验,他带领当地医生抢救了很多危重的病人,并手把手传授给他们最新的心内技术。
7月5日20点10分,巫山县市民张先生突发前胸部闷痛难忍,持续不缓解,22点左右急呼120急救车送入巫山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做心电图后发现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如果把心脏比作一辆车的发动机,那心肌梗死就是发动机的供油管——心脏的冠状动脉发生了阻塞。“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及时、有效地开通冠状动脉对挽救病人的生命极其重要。
王臻和巫山县人民医院介入团队立即赶至导管室展开惊心动魄的急诊手术抢救:22:34穿刺成功,22:40造影完成,显示右冠近段完全闭塞。家属沟通、补充肝素、指引导管到位、导丝通过,血流恢复。从进医院大门到血流开通仅仅用了64分钟,远远低于国家技术规范要求的90分钟。但对于张先生来说,这仅仅完成了第一步,心脏血管血流虽然有了,但是血管里面充满了大量血栓,反复给予化血栓的药物,但效果仍然不明显,病人此时也由于血流再灌注心脏,胸痛症状加重,心率下降、血压下降,病人命悬一线。王臻立即指挥给予升压、提高心率、镇痛治疗。“上抽吸导管!”直接用抽吸导管到心脏血管里面把血栓抽出来,这也是巫山县人民医院首次开展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术。经反复抽吸多次以后,血栓负荷明显减轻,植入心脏支架,患者冠状动脉血流恢复正常,血压、心率也逐渐稳定,手术成功。这仅仅是王臻日常工作中抢救很多病人中的一例。
王臻和同事们紧急为心梗患者手术
深入偏远山区义诊
除了开展日常临床诊疗工作外,王臻医生积极开展临床诊疗知识培训、新技术理论培训,还和同仁们到偏远山区、偏远乡镇进行下乡义诊,受到百姓爱戴。
7月8日,王臻赴巫山县土家族红椿乡参加下乡义诊。红椿乡为少数民族乡,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高山上,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剩下老人和孩子在家,当地的卫生院条件也不好,义诊那天来了很多老人,其中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蹒跚地坐到王臻的对面,用渴望的眼神看着王臻,对他说,“大夫,帮我看看病吧,我喘气困难。”边说边用指甲里满是泥渍的手拿出泛黄的厚厚的病历本。王臻赶紧接过来,冠心病,建议手术;肺内肿物待查、肺内肿物增大,心功能差… …看完后王臻进一步做了问诊和查体,了解到由于经济的原因老太太病情一步步延误,心脏功能不好再加上肺内肿瘤一步步长大,呼吸困难是必然的,但还得下地干活,所以就反复到医院看,门诊开药吃坚持。王臻给老人开了点药,并把带的免费的药品送给了老人一些,详细告诉老人回家后需要注意什么,坚持吃药,要是有问题到县医院找他。王臻心里感觉很不是滋味,深深感觉需要做的还很多。
红椿乡义诊
发挥优势助力巫山医疗
通过两个多月的医疗工作,王臻意识到对心肌梗死疾病的认识不足才是巫山县存在的最大的问题,从医务人员到普通人民群众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轻视,这也是最难在短期内解决的,这除了经济的原因外,全民胸痛意识的提高任重而道远。
王臻来自的烟台山医院是全国首批通过中国胸痛中心和美国胸痛中心双认证的胸痛中心,作为经验丰富的心内科医生,王臻得知巫山县人民医院也在进行胸痛中心建设,并已经进入了网申阶段,但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主动要求承担起胸痛中心难点工作。并通过现场调研了解当地医疗卫生体系,结合烟台市胸痛中心建设的具体经验,以“胸痛中心建设”为切入点,提出本地化的胸痛救治方案,服务于巫山县广大人民群众。
7月11日18点,王臻医生正准备吃饭,巫山县兄弟医院联系,36岁,青年女性,小学老师,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马上启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流程,病人从入院接诊、手术谈话、术前准备、病人上台前室速发作抢救到血管开通,一气呵成,仅仅用了52分钟。
王臻和当地医生为心梗的女教师进行急诊介入手术
来巫山两月了,王臻通过一次次抢救,手把手地倾情带教,使巫山县人民医院胸痛救治从救治技术熟练程度、畅通流程、团队配合到全民意识明显提升,王臻无比欣慰,并决心不辱使命、不虚此行,圆满完成东西扶贫协作工作任务,为巫山当地群众提供更好的健康医疗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