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院新闻医院新闻
国内首例骨科机器人胫骨髁间隆突骨折手术在烟完成
2018-05-08
国内首例骨科机器人胫骨髁间隆突骨折手术在烟完成
    4月17日11:00,在烟台山医院第四手术室,随着最后一颗螺钉的精准打入,国内首例胫骨髁间隆突骨折机器人手术成功完成!透视显示:螺钉位置与术前规划一致,固定效果可靠。这是天玑骨科机器人首次应用于胫骨髁间隆突骨折治疗领域,填补了国内空白。其创新性的手术方式,得到北京积水潭医院等医疗机构的众多国内骨科专家的点赞肯定。

           突破传统手术方式,扩大了骨科机器人手术应用范围

    这位患者在骑摩托车时不慎摔倒,在当地一家医院就诊时,医生建议接受手术治疗。经过咨询和多方打听,得知烟台山医院可进行关节镜微创手术,便来到烟台山医院就诊。在检查中,烟台山医院创伤一科副主任姜传强发现,该患者的各项指征符合进行胫骨髁间隆突骨折机器人手术的要求。

    “相比传统的直接切开手术,关节镜微创手术创伤小,但术后必须用石膏固定,躺在床上,要4——6周才能下床走动,机器人精准微创手术创伤更小,康复更快,手术后第二天患者就可以活动。”尽管手术方式更加理想,但由于没有先例,要保证手术成功,需要反复论证。手术前4天,无论是睡觉还是吃饭,姜传强都会一遍遍地在将手术方案在脑子里过一遍,并针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姜传强都准备了多个备选方案。
当天的手术一切顺利,在骨科机器人的辅助下,螺钉被从后侧精准打入,避免了前端进入面临的髌骨阻挡,由于有专业的通道保护,也没有对血管神经造成损伤。手术仅历时半小时,比关节镜及传统手术时间减少了一半时间。术中共开了两个小孔,最大的仅2厘米,相比传统手术十几厘米的伤口,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疼痛,加快了术后康复。

    这台手术究竟有啥不一样?能让国内众多骨科专家点赞。“胫骨髁间隆突是前交叉韧带止点,位于胫骨平台的中前侧。传统的方式,往往选择离皮肤最近的前侧进入,但这次我们大胆采用了从后侧进入的方式,实现了机器人手术用在骨髁间隆突骨折上,以前没人这样做过。”姜传强说。

            跻身“国家队”,创建“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

    紧接着,烟台山医院又成功为另一例骨盆骨折合并胫骨后髁间隆突骨折的病人实施了骨科机器人手术治疗,手术同样取得成功。

    近年来,烟台山医院一直致力于骨科诊疗精准化、微创化、智能化的研究及应用。从2016年在国内较早引进通用型骨科手术机器人到现在,医院已经成功开展骨科机器人手术300例,应用于创伤骨科、关节科、脊柱外科、小儿骨科、足踝外科等多个领域。此次髁间隆突骨折机器人手术又将丰富的骨科临床经验与导航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克服了医生“眼”和“手”的生理极限,显著提升了骨科手术的效果,开创了胫骨髁间隆突骨折治疗领域的空白。

    2017年,经国家工信部和卫计委批准,烟台山医院创建“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多适应征骨科手术机器人产品研制”课题成为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

                             
                                                 [宣传科 创伤一科]
医院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