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一女子患暴发性心肌炎 “叶医生”代替她80%的心脏功能61小时,得以救治
2018-03-30
暴发性心肌炎,一种发病率不高,但极其凶险的疾病,起病后,稍有耽误便是凶多吉少。近日,烟台市民刘女士患上了暴发性心肌炎,在经过常规治疗之后未见明显好转,危在旦夕。在烟台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让“叶医生”——叶克膜(ECMO)上场,让它承担了患者80%的心脏功能共计61个小时,为抢救赢得了最宝贵的时间,这才让她转危为安。
“患者入科时已处于休克状态,严重心衰,血压只有60/36mmHg,意识淡漠、四肢冰凉并出现花斑。”烟台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张蔚表示,她们当即决定给予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以增加患者的冠脉血流,降低心脏负荷。然而,在实施了IABP治疗,合并使用了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之后,病情仍无明显好转,“心脏超声检查显示,患者心脏呈现弥漫性运动不良,只有微弱的收缩,意味着心脏射出的血液已不能供应全身,如果继续下去就会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危急时刻,张蔚副主任立即打电话给在外进修学习的重症医学科主任黄伶,汇报病情,建议使用“重症抢救的终极武器”——ECMO。黄伶主任当即指示立即启动ECMO,挽救患者几近“崩溃”的心脏!张蔚副主任与患者家属沟通后,立即安排ECMO专科护士张学刚启动ECMO救治程序:检查设备,电话上报王旭光护士长并通知小组成员到达现场。此时,手术室也以最快的速度送来手术器械,并安排一位器械护士予以配合手术;血管外科解志磊、房涛两位大夫也赶到了现场,通过手术,分离出患者的股动脉、股静脉,将它们通过导管与ECMO相连,此外,还放置了一根远端灌注导管,以防止下肢缺血坏死;重症医学科张蔚、杨君两位医生密切检测者患者的生命体征。一场多学科合作的重症抢救就此开始… …
ECMO,汉语音译名为“叶克膜”, 翻译为体外膜肺氧合,它是一种顶尖的体外生命支持技术,在业内被亲切地称之为“叶医生”。“它可以将患者的静脉血引出,经肺膜氧合后回到动脉,用以代替患者的心肺功能,让心肺得到休息,为接下来的治疗争取到了时间。”张蔚表示,暴发性心肌炎的急性期一般为2——3天,ECMO为患者刘女士提供的体外生命支持共计61个小时,“在这61个小时内,ECMO代替了患者大约80%的心脏功能,这样,我们可以趁着这一‘空档期’给予患者双联抗病毒药物以及大剂量VC、丙球、激素等药物治疗,以减轻病毒毒素和过度炎症反应因子对患者心脏的打击。此外,此前患者还出现了急性肾功能损害和急性肝功能损害,我们又给予患者CRRT血液净化治疗。”经过重症医学科医学团队三天两夜的持续奋战,患者的病情持续好转,心脏功能逐渐好转,在撤离ECMO之后,又陆续撤离了CRRT和IBAP,并于近日转出重症医学科,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从2016年开始,烟台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开始开展ECMO辅助治疗,现已开展了6例,“在抢救严重心衰和严重呼吸衰竭的患者以及辅助开展心脏外科手术方面,ECMO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它的人工心肺功能为患者提供了体外生命支持,为治疗和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张蔚表示。
[宣传科 重症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