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匠孙涛:医疗有温度,工作有精度,创新有高度
2017-09-07
工匠精神,早已有之,从《诗经》里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到朱熹所说的“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再到现如今的我们提倡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新时期工匠精神,它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医生,是个良心职业;行医,是个精细活儿。”这是烟台山医院创伤二科主任、主任医师孙涛对工匠精神的理解,更是行医21年的他所一直坚守的。无论是日常诊疗还是医疗援川再到科研创新,他都会用爱行医、用心工作,让医疗有了温度,让工作有了精度,让创新有了高度… …近日,他作为全市医疗卫生系统唯一的一名职工,入围“烟台工匠”候选名单,目前正在进行网络投票,请大家支持他,为他投上神圣的一票,为医务工作者的工匠精神点赞!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是孙涛的从业信念,从1996年入院工作到现在,细心认真、精于业务的孙涛先后完成了多项高难度诊疗工作,他曾选择当时国内最先进的微创技术——闭合复位PFN内固定术,为百岁老人成功完成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获得业界高度赞许;带领团队开展了MIPPO技术(微创经皮插入钢板内固定)LISS内固定手术,抢救“熊猫血”患者——乌兹别克斯坦商人阿里木,得到了国际一线医疗机构的好评;采用先进的骨折微创内固定技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粉碎性骨折,开创烟台市该项技术之先河。
医者仁心,2009年,他远赴北川参加灾后重建工作,他克服当地自然环境差,医疗条件差,手术任务重等诸多难题,开展了北川县医院多个第一例复杂骨科手术——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复杂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骨髓炎多年骨外露皮瓣转移术、三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等。期间完成门诊手术130余台,他做的手术总量远远超过前期医疗队总和,在当时恶劣的医疗条件下,未发生一例医疗差错与纠纷。
业精于勤,他在做好骨科业务、科室管理工作同时,还积极开展科研创新,他作为第一课题负责人,完成了“外踝解剖型钩状钢板在A型踝部骨折固定中的生物力学研究”,获得泰山医学院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烟台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游离骨块移位距离对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于国内首次提出骨快复位的标准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并获得烟台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研究应用的“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 PRP)在骨延迟愈合、骨不连的预防性应用”于国内首次将PRP应用于骨不连的预防性应用并取得了确切的疗效,为骨不连的临床预防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不同类型软骨损伤的愈合能力研究”在于国内首次证实了不同类型的软骨损伤的自然愈合结果,从而为软骨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
作为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四篇、中华级论文两篇、国家级论文五篇,作为第一主编发表论著三部,实用新型专利两项。同时,参与完成山东省及烟台市计划内课题4项并获得多项奖励。
孙涛在省内首次开展关节镜监测下LISS固定胫骨平台骨折,真正达到了胫骨平台骨折的微创治疗,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省内领先;国内第三家、省内第一家开展机器人辅助下股骨颈、骶髂关节、骨盆骨折的闭合复位固定技术,治疗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同时,在烟台市总工会的支持下成立了“孙涛劳模创新工作室”,让科技创新在这里生根、发芽,让工匠精神在医疗一线发扬光大。
9月6日到11日,您可以登录烟台市工会网http://www.ytghw.org.cn,点击浮动窗口“烟台工匠网络投票活动”专栏,或直接登录“烟台工匠投票活动入口”http://toupiao.ytghw.org.cn,按要求为孙涛投票。
[宣传科 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