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周世胜,烟台山医院超声科医生。今年,他参加了我省组织的山东省B超医师进藏开展包虫病筛查工作,为藏民开展包虫病检查防治工作。从黄海之滨到雪域高原,周世胜和其他援藏医生一起用无私的情怀、精湛的医术为藏民祛除病痛、带来希望。期间,他用文字、图片记录了援藏工作的点点滴滴,写下了最真、最温暖的《援藏日记》… …
适应了高原反应,身体状况好了很多,心情也舒畅了不少。8月14日,我们开始下乡筛查,接下来的一周,我们要去的地方是康马县的涅如堆乡。每天早上7点,天刚蒙蒙亮,我们就得驱车出发,翻山越岭、爬坡过壑,颠簸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还好大家都不晕车,但是坐在车上颠来颠去的滋味着实不好受。每天,我们都会去两个村庄,忙活完了得下午2点多,拖着疲惫的身躯去乡卫生院简单地吃上几口饭,然后再返回县城驻地 … …
每天早上,一进村,我们都赶紧下车,把筛查用的仪器设备搬下车,安装好,有时还得带上一台发电机,因为这里一些村庄的供电很不稳定,停电、电压低的情况时有发生。
(等待筛查的村民)
每天,我们都会带着两台超声机下乡筛查,每个村,我们都要为两三百位村民筛查。这里的村民大都不会汉语,只会藏语,我们就用进藏后现学的藏语跟他们交流,毕竟语言不通、口音有别,我们跟村民交流起来还是有一定困难的,但我们都会认真、仔细地与他们沟通,因为医学上的活儿容不得半点马虎,事关群众健康的事儿绝对不能“差不多就算了”。
(周世胜为村民筛查)
这次援藏,最主要的任务是为当地居民筛查肝包虫病,“肝包虫病”这四个字对于很多人来说,闻所未闻。对于我们这些从沿海城市来的超声科医生而言,此前也只是在书本上见过。肝包虫病,在我国西藏、青海等地牧区较为常见,它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疾病,家犬是包虫的主要传染源,接触病犬、食入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水,是致病的主要途径。肝包虫病有一个可怕的别名——“虫癌”,它会对患者的肝脏功能造成较大损伤,严重者足以致死。每天我们筛查的200多位村民中,都会查出3到4位肝包虫病患者,阳性率还是挺高的。
(筛查出的肝包虫病)
与此同时,不少村民还被筛查出患有胆囊结石,这或许与当地人的饮食习惯有关。除此之外,我们还负责为这里的儿童筛查先心病。一天下来,根本闲不住,连喝水的时间都弥足珍贵,不知不觉中,都已口干舌燥。
每天下午2点过后,我们的工作才能结束,然后再驱车前往乡卫生院,这时,县医院已派人送来午饭,我们会聚在草地上卸下疲惫,吃上口饭,饭菜虽然可口,但是因为饮食习惯的原因,我们的食欲不是很好,但大家都会努力地多吃上几口,因为这样才有力气,才有精力完成每天的筛查工作。
这里的天气变化很快,刚刚太阳还火辣辣的,一会过来一股云彩就可能下雨了。高处的山上常年积雪,早晚温度都很低,也就4-5度。这两天早晨起来打喷嚏,嗓子有点疼,赶紧吃上药,还好症状没有加重。来这里后没洗过澡,这个周末本来打算去洗一下,看样又得推迟了,还是忍忍吧,可别感冒了。在这里感冒了,可是不容易好的,最关键的是耽误干活儿。
结束每一天的工作,回到宿舍后,弥漫心头的是挥之不去的乡愁,年迈的父母对自己的牵挂,还有今年刚上高一,离开家住校的女儿。或许是太累了,伴着乡愁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梦想。第二天醒来之后,又是新的一天,又是需要我们用心去做的筛查工作 … …
[超声科 周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