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院新闻医院新闻
点亮患者康复的明灯,记烟台山医院血透室护士长张惠芳
2017-05-09
点亮患者康复的明灯,记烟台山医院血透室护士长张惠芳
    南丁格尔说过:“护理工作是平凡的,然而,护理人员却用真诚的爱去抚平病人心灵的创伤,用火一样的热情去点燃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烟台山医院血透室张惠芳护士长以此为座右铭,全情护理,精益求精,率先成立烟台市首个“无陪护病房”,提升了血液透析效果;开展“尿毒症患者暖心行动”,用人文关怀温暖患者绝望的心灵;舍已为患,早晨6:30上班,披星戴月,无怨无悔地行走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

                        用人文关怀点亮患者生的希望

    张惠芳,1996年分配到烟台山医院从事护理工作,20多年她热爱护理事业,以“解除患者痛苦,挽救病人生命”为已任,在护理工作岗位上,刻苦钻研,扎实工作,无私奉献。2008年担任血透室护士长。看到这些随时面临死亡、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的病人,张惠芳格外心痛,并暗下决心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去关爱去护理。她严格科室管理,制定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坚持做好每一个细节,容不得自己和团队的护士有半点差错。因为每一件小事都关系患者生命。尤其面对尿毒症患者,他们患病后社会地位、工作、家庭关系大多发生很大变化,再加上疾病带来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许多患者非常绝望。因此当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张惠芳除了做好日常护理,还强调病人心理护理、人文关怀,以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科室有一位尿毒症患者赵大娘,病情重,有精神障碍,经常配合治疗,大吵大闹要求下机。每当这个时候,她总是放下手中的工作,马上赶到赵大娘身边,耐心的与她沟通,再加上平时对赵大娘的关心和照顾,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一看到护士长,赵大娘就安静下来,拉着她的手不松开,也不说要下机了。陪着大娘说说话、扰扰痒,不知不觉赵大娘慢慢安静下来,睡着了,这时她才轻轻放下大娘的手,赶着去干手头没有完成的工作,而这些工作常常需要加班来完成。虽然经常累得筋疲力尽,听到病人或家属真诚地说一句“谢谢”时……张惠芳心里总是感到无比的欣慰。



                     悉心带教,持续提升血液透析质量

    作为一名护士长,张惠芳处处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满怀激情,洋溢着无穷活力。工作中的她总是面带笑容,对患者百问不厌,百答不烦。患者风趣地说:“看见护士长的微笑我们的病痛似乎好了许多。”她的真诚、爱心、耐心、细致与严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护士。她在工作中内抓内涵管理,转变服务模式,学会换位思考,让护理人员们深刻认识到服务质量是生命线。为了进一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她换位思考,开展假如“我是一名患者活动”,真正感受到患者的心声和需求,使护理人员转变观念,发自内心地服务患者。同时奖罚分明,培养出一支理论丰富,技术过硬团队。

    烟台山医院是烟台市医学会血液透析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作为烟台市血液透析质量控制中心护士长,多次到烟台市各血液透析室进行工作检查和指导,并协助解决疑难问。在省级、市级继续教育项目中,她带领整个护理团队积极参与各个继续教育项目的举办,多次主持会议并授课,得到了同行高度评价。

                          披星戴月,舍小家顾大家

    工作这么多年,张惠芳感觉最亏欠的是自己的家人。前年老父亲住院,正赶上科室血透病人多,工作繁忙,没能休班,看着70岁的老父亲一个人做检查、打吊瓶,张惠芳心非常酸楚;为了病人尽快透析,每天早晨天不亮就离开家,晚上天黑了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里倒头就想睡觉,没有时间给孩子做饭,没有精力辅导孩子作业,作为母亲她非常内疚;为了有更好的精力投入工作,将刚满周岁的二宝送回老家,满满的不舍。可是当她看到因为自己精心的护理,病人康复的笑脸、患者家属感激的目光、一次次的抢救,从死亡线上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她觉得这一切都值了。
我选择,我无悔,张惠芳和她的护理团队将在医疗工作中披襟斩棘,勇往直前,用爱护理,照亮病人的康复之路。


                                                         [血透室]
医院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