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慢病康复合作平台年度工作会议在烟台召开
2016-08-09
由(中美)慢病康复合作平台北京秘书处主办、烟台山医院承办的(中美)慢病康复合作平台年度工作会议8月4日在烟台召开。
原卫生部部长、现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会长张文康,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邱贵兴,原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司长、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常务副会长李长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Ed. Guo,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青少体发中心主任江崇民,北京医网现代医学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博士孙允高,天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明东,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王昱,昆山杜克大学研究员宫恩莹等专家、领导出席本次会议,共同讨论慢病防治技术、临床操作模式和区域性慢病防治公共卫生策略,一起探索解决慢病问题之道。
会议开始前,烟台市张代令副市长、烟台市卫计委孙新河副主任会见了与会代表,介绍了烟台市的基本情况和近年来烟台市卫生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
张文康在致辞中表示,中美医学专家在研究中已经肯定慢性病是可防可控的,烟台山医院将骨病与慢病科工作与公共卫生服务对接,建设区域性慢病防治体系,为综合解决慢病康复问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希望初步形成的烟台山经验继续完善和加强总结,尽快推向全国。
邱贵兴院士在会上指出,在现有临床工作基础上,慢病康复已经将细胞代谢和生物力学理论及方法以个体化的方式应用到了具体的评估、诊断、治疗、康复和训练工作中。这弥补了目前内分泌和骨科临床工作的不足,也产生了良好的治疗康复效果。
孙允高博士在会上为大家介绍了(中美)慢病康复合作平台近年来对代谢性和运动相关慢病的交流研究成果,尤其是科学数据生活化研究工作可以让大部分慢病患者轻松缓解慢病相关症状和病因,回复健康状态。
烟台山医院院长张树栋做了《慢病防治科建设与区域慢病控制》的汇报,就当前临床上处理慢病的原则与误区、区域性慢病控制的策略及前景等问题做了阐述。
当天上午,与会专家到烟台山医院实地考察,骨病与慢病科主任黄晨介绍了烟台山医院针对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炎防治开展的工作,演示了慢病管理的流程,并就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交流。
下午,在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常务副会长李长明的主持下,与会专家就慢病防治技术研究、交流与合作、建立慢病防治科室的必要性及区域性慢病预防工作一体化服务等内容发表了意见和建议。会议最后对于开展国际合作,共同发展慢病康复工作达成了共识。
据悉,(中美)慢病康复合作平台是在2012年由美国潘宁顿生物医学研究中心(Pennington Biomedical Research Center, PBRC)与北京医网现代医学研究中心(MedNet Research Center)合作发起的。该平台每年举行一次“(中美)慢病康复合作平台工作会议”,研讨中美慢病防治技术和政策。此会议轮流在中美两地举办。
慢病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头号杀手”,每年造成近4千万人死亡,占全球死亡总人数的60%以上。当前,我国慢病的防控形势也非常严峻,慢病已经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慢病不断的蔓延已经给国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慢病在疾病负担中所占的比重已达70%左右,远超传染病和其他伤害所造成的疾病负担。因此,慢病的防控与救治,无论于国于民,无论对当前和将来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骨病与慢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