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山医院完成山东首例骨科机器人手术
2016-07-29
7月28日上午,烟台山医院采用国际领先的骨科机器人为一位股骨头坏死患者完成髓内减压手术,烟台山医院院长张树栋表示,这个看似简单的手术,却有着不简单的的地方,“骨科机器人让手术更加精细、精准,精细指的是它让我们的每一个步骤都做的非常规范。精准指的是它让手术中的动作更加准确,它的定位精度达到了0.8毫米,这些是徒手操作几乎不可能完成的。这是骨科手术史上的一项革命性进步,也是我们山东省内首例骨科机器人手术。”据悉,这还是有报道可查的国际上首例采用骨科机器人开展的股骨头坏死减压植骨手术。
手术中的骨科机器人这台骨科机器人有着一个科技感十足的名字——“天玑”,它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智造”,由控制系统、执行系统、监测系统三部分构成,控制系统相当于机器人的“大脑”,执行系统是一个灵活、精准的机械臂,相当于机器人的“手臂”,监测系统则是实时智能导航系统,相当于机器人的“眼睛”。手术过程中“眼睛”实时监测患者和机械臂的位置,“大脑”和“手臂”通过互相配合来辅助医生完成手术。张树栋院长表示,“传统的骨科手术要先借助X线诊断设备,经过反复透视,然后依靠医生的空间想象和徒手操作确定螺钉置入路径,由于徒手操作无法实现精确的定位,螺钉置入的位置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有可能出现神经血管损伤、术后内固定失效、骨折移位、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而骨科机器人则实现了‘指哪儿打哪儿’ 做到了最精准的定位,最小的创伤。”
“天玑”的过人之处远不止这些,目前,全球范围内只有美国、以色列、瑞典、中国4个国家生产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应用于临床的机器人,全世界的品牌只有5个,“天玑”就是其中之一。它可广泛应用于颈、胸、腰、骶脊柱全节段以及四肢、骨盆骨折等复杂手术,并能提高手术效率20%以上,降低术中X线辐射70%左右,它在全阶段脊柱微创手术、骨盆骨折等复杂疑难骨折微创手术、股骨颈骨折微创手术方面的优势更为明显。张树栋院长表示,“我们医院现在正在开展加速康复外科建设,骨科机器人的应用让手术实现了精细化、微创化,对于患者而言,这将有效减轻病人的应激反应,无论是心理上的还是身体上的,达到减轻患者痛苦,减少住院时间的目的,对于他们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近年来,烟台山医院致力于骨科精准医疗的应用与推广,在使用计算机导航关节置换使用近十年时间和基础,开展大量临床、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前期开展创伤、脊柱手术研发基础上,烟台山医院将在关节疾病手术相关领域开展研发工作,进一步拓展骨科机器人的适用范围。张树栋院长说,“今后,我们的骨科机器人将覆盖脊柱外科、创伤骨科、关节外科、手外科、小儿骨科等多个亚学科领域,造福更多骨病患者。”
[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