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院新闻医院新闻
践行“两学一做” 烟台山医院到胶东海拔最高村义诊
2016-05-09
    “不仅城里的大夫来给看病,还免费送药,太好了!”“平时生病,最近也得跑到25里之外的镇上,很不方便。”5月7号这一天,蓬莱市大柱村的不少村民都比较高兴。一大早,烟台山医院行政第一党支部联合门诊党支部、内科党支部、骨科党支部、南院临床党支部的6名专家一路颠簸,来到这里,为村民送医送药送健康。这是今年烟台山医院启动“两学一做”活动后,党员医生送医下乡义诊的第一站,也是多年来大柱村迎来的首批义诊大夫。



    大柱村位于蓬莱、栖霞交界处,海拔400米,是胶东半岛海拔最高的村庄。由于经济相对落后,交通闭塞,村里没有卫生室,老百姓看病求医只能到10多公里以外的镇上,或是更远的蓬莱市区,导致不少老年人病痛缠身,却不得不一再拖延治疗。“2012年,村里通了公交车,但每天只有早上一班,还是不太方便。”大柱村村主任汪观桥告诉记者,村里老人居多,70周岁以上的就60多人,糖尿病、癌症发病率高,具体原因村民们也不清楚。 





    一上午,村委大院里的人一直都是络绎不绝。在医生的指导下,村民通过描述自己的症状,找到对应的科室进行咨询,医生经过详细了解,为村民做出初步的诊断,开具药方,并给予后续治疗上的指导。过去服用的药物哪些不合适,哪些药量不正确,哪些需要及时去大医院进行检查……医生们都逐一回答了大家的提问。此外,内科、骨科专家还走进行动不便的村民家中,为他们亲自诊断、送去药品。 





    “糖尿病患者普遍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饮食,意识不到病情的严重性。”烟台山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隋国良表示,由于条件限制,村里的糖尿病患者没有测量血糖的习惯,认为半年甚至一年查一次就行。“在他们看来,得了糖尿病不吃甜食就行了,其他并不加以控制,有的甚至一天吃七八顿饭。”义诊中,最忙的当属创伤二科副主任孙涛,他告诉记者,老百姓下地干活腰腿疼痛十分普遍,这些人大部分是积劳成疾,不重视治疗使得病情日益加重。


               (党办孙晖主任与想送锦旗的陈爱章老人交谈)

    原本以为村民对烟台山医院并无太多了解,然而义诊过程中一位老大爷的出现,牵出了这个村子和烟台山医院的渊源。66岁陈爱章老人的老伴7年前查出癌症在烟台山医院进行治疗,期间医护人员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不仅治疗效果良好,主治医生还给老人送去了400元钱,为老人买了需要服用的药品,这份情谊老人一直记在心中。前年,老伴去世,老人一直想着给烟台山医院送一面锦旗表达感谢,却一直没有机会。“昨天村里广播说烟台山医院来义诊,我就专门赶过来谢谢他们。”老人家庭情况不是太好,却执意要给医院制作一面锦旗,最终被前来参加义诊的党委办公室主任孙晖婉言谢绝了,此后,医生还挑选了一些常用药品赠送给他。

    外科专家、门诊部刘曙亮主任表示,通过这次“两学一做”义诊活动,深切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医生的责任,“给村民看病缓解痛苦,并对如何预防疾病给予指导,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我也自豪。提高村民的健康意识,我们任重道远。”

    当天,由烟台荣昌制药提供的肛泰、消络痛片、甜梦口服液、复方大青叶片等价值3.8万余元的药品全部发放到村民手中。大柱村村主任汪观桥表示,此次烟台山医院义诊活动将会为大柱村村民健康带来很大帮助,有助于提高村民健康意识,改善生活水平,“希望这样的活动可以持续下去,为百姓造福。”


                                                  [行政第一党支部]
医院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