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再生”1毫米 骨延长术保住患者右上肢
2016-03-22
每天1毫米,两个多月,新长出来的骨头可达4—5厘米,半年多的时间就可拆除固定装置自由活动。近日,我院创伤一科陈旭主任、姜传强副主任勇于创新,采用“肱骨骨延长技术” 保住了因上肢离断伤后骨髓炎而面临截肢危险的李先生的右上肢。
2013年,李先生因搅拌机绞断右上肢,手术治疗后右上肢保住了,经过两年多的恢复,李先生之前完全离断的右上肢已经能够做简单的屈伸活动,感觉部分恢复。但是由于创伤、局部污染严重,在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李先生经过反复治疗,终因伤情太重,导致骨髓炎,局部窦道形成,长期流脓。此前,多家医院建议他截肢,但李先生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当他了解到烟台山医院在骨科诊疗方面的良好口碑后,他决定来院试一试。
在为李先生做完检查之后,创伤一科陈旭主任、姜传强副主任决定为他实施“骨延长术”。陈主任介绍说,“Ilizarov骨延长技术是在适当的牵张应力刺激下,骨组织和周围其他软组织迅速增长。每天1-1.5mm的速度被延长,总长度甚至可达10cm以上。广泛应用于各种骨关节畸形矫正、骨缺损、肢体不等长以及骨髓炎等的治疗,展现了令人震撼的神奇疗效。”这一技术在烟台山医院已开展多年,我们有着良好的技术储备及丰富的临床经验,但是以往的治疗主要是胫骨、股骨延长术。由于上肢神经、血管较复杂,延长比例较大,尤其是桡神经在肱骨中下段附骨走形,容易损伤及牵拉,故目前国内、国际文献关于肱骨延长病例报道均较少,手术难度极大。稍有不慎,李先生好不容易恢复的神经功能又将丧失。
陈旭主任带领创伤一科专家团队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周密手术计划,近日成功的去除了骨髓炎骨质,完成了李先生的右上肢骨延长手术。目前李先生的右上肢在Ilizarov外固定架的保护下完好的保留了术前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并且他的骨头在以每天1mm的速度“再生”着。2个多月后李先生新长出来的骨头就可以与下面的骨头连在一起。半年之后“再生”的骨质就可以足够坚强,支撑起李先生右上肢的活动了。
[创伤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