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院新闻医院新闻
全城“热血相助”的王倩回家了
2015-12-18
    12月17日,雪后初霁,暖意融融。烟台山医院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家人”。坐在轮椅上的王倩虽然身体还有些虚弱,但心情不错,胸前的围巾映得脸上红扑扑的。刚一进门,她就把一大捧百合、康乃馨送给了“家人”,又连忙献上锦旗和一张大红的感谢信。王倩拉着丈夫、妈妈的手给在场的所有人深深地鞠上了一躬,微笑着说,“感谢烟台山医院对我的抢救,当时我的心跳停止了12分钟,是医生们把我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缘何医患成了一家人,哪来的第二次生命?这一切还得从今年的4月份说起。





                              7小时 命悬一线

    “不敢想,就像是噩梦一样,太可怕了。”王倩这样描述4月26日那天的情形,怀着二胎的王倩,因腹部剧痛被送到烟台山医院,被诊断为“前置胎盘、胎盘植入伴子宫破裂、失血性休克”。王倩被迅速送达手术室行剖腹取胎和子宫切除手术。入手术室时,胎儿心跳已经极其微弱,孕妇的血压已经不能测出。手术中,王倩腹腔内出血约5000毫升,心跳停止一次。为了挽救这位年轻的母亲,烟台山医院召集了10多个科室20多位医护人员参与抢救。术中,王倩共输血21000毫升。历经7个小时的抢救,王倩生命暂时得到延续,而很多医务人员因为连续高强度工作而累到虚脱。

                          全城动员 热血相融

    “王倩病情危重,急需B型血小板,烟台血库已告急… …”4月26日,这样一条微信在不少烟台人的朋友圈里传开,一位、两位、十位… …越来越多的市民跑到了血站撸袖献血,血站工作人员也是彻夜未眠,在27日凌晨1:30将采集分离出的32单位血小板送到ICU,再次跑在了“死神”前面。在随后一个多月的抢救中,王倩历经DIC出血、严重感染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考验,死神始终萦绕在王倩虚弱的身体周围。病历中记载着7次抢救记录、26次会诊和多学科讨论记录、25次输血记录,历经多次创面换药和引流,王倩病情也逐渐趋于稳定。




                           多方携手 爱心继续

    “烟台山医院的医生一直在想方设法的救我,从来不放弃,这让我很感动。”王倩说,为让她获得更好的治疗, 5月29日她被转往南京军区总医院,这里的普通外科对疑难重症的诊疗水平是全国最好的。经过185天的治疗,11月10日她终于得以从南京回到烟台。医生介绍,她还要面临长期的后续治疗。而烟台山医院的医生也再次接过这个重任。“让我坚持下来的,是家人的不离不弃,妈妈和老公一直陪着我;还有对女儿的牵挂;以及病重时,医院大夫、社会上所有人对我的帮助。我告诉自己,一定要活下来,才能对得起大家的付出。”王倩说,最严重的的时候,她数了数自己身上插着40多根管子,觉得很害怕。但是想到这些所有的人,她坚持挺过来,创造了奇迹。王倩双手合十,不禁潸然泪下。



    “孩子是我生的,但我一定要感谢烟台山医院的医生和烟台人民给了她第二次生命。”王倩的母亲说。“看到王倩恢复到现在,我们挺高兴的。正是因为有了有爱心、很敬业的医疗团队和社会上的爱心人士,王倩才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这是一种正能量,这是跨越地域,跨越时间的爱。”烟台山医院院长张树栋说。



采访手记:偶然间翻看了王倩的微信朋友圈,“昨晚和老公整理了一下当时捐款的名单,一共有30万,看看这些捐款,心里不知道该怎么感谢。”“谢谢你们的大爱,祝好人一生平安幸福。”“今日一切安好!王倩加油!”王倩,一位让人心疼,更愿意帮助的姑娘,愿你早日康复,我们都在你身边,就像是她的微信签名写的那样,绝不轻言放弃!


                                                            [宣传科]
医院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