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首台PDE荧光定位仪落户我院 高效准确检测前哨淋巴结
2015-05-19
烟台山医院新近引进山东省首台PDE荧光定位仪,已在乳腺外科投入临床使用,用于前哨淋巴结活检,取得显著效果。
自1894年Halsted报道了乳腺癌根治术以来,腋窝淋巴结清扫一直是乳腺癌手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腋窝淋巴结的状况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也是患者术后选择辅助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但是随着人民群众的医疗意识的进步以及早期诊断技术的发展,腋窝淋巴结未转移的患者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此类患者并不能从腋窝淋巴结清扫中获益。如何获得此类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转移证据?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的出现给出了答案。
乳腺外科郝经光主任介绍,部分乳腺癌会经由淋巴引流向乳房周围的淋巴结(尤其是腋窝淋巴结)扩散,当乳腺癌细胞沿着淋巴管流动时,首先到达的淋巴结便是前哨淋巴结。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是一种通过检查这些淋巴结来确定癌症是否转移的方法,因为如果在前哨淋巴结中没有发现转移,那么就可能避免进一步手术清除淋巴结。该技术操作简便,敏感性及准确性都很高,在术中探查到可以代表腋窝转移情况的前哨淋巴结,并对此淋巴结进行活检来判断腋窝淋巴结是否发生了肿瘤的转移,腋窝淋巴结阴性病人就可以不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不仅方便了手术操作、节约手术时间,还能够避免腋窝淋巴结清扫带来的并发症,如外观改变、患侧上肢无力、水肿、上臂运动障碍、感觉迟钝等。
前哨淋巴结活检有美兰染色法、核素法、荧光法,美兰染色法是注射染料,肉眼识别前哨淋巴结,文献报道检出率为85-98%;核素法是应用放射性胶体,通过伽马探测仪定位前哨淋巴结,与染色法连用检出率达到93-98%;荧光法是注射吲哚菁绿,应用PDE检测染料发出的荧光,可视化的识别前哨淋巴结,文献报道检出率可达到96-99%。目前乳腺外科临床应用蓝染法联合荧光法检测前哨淋巴结活检,能够更准确的检测出前哨淋巴结,进一步提高检出的阳性率,同时较核素法具有费用低廉、无辐射、安全快速等特点,为临床前哨淋巴结活检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降低了病人的费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