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院新闻医院新闻
你若性命相托,我必全力以赴
2015-04-28
——子宫破裂产妇抢救纪实之二

        “一位孕妇因子宫破裂大出血正在手术室进行抢救,期间一度发生心跳骤停,经心肺复苏12分钟恢复心跳,目前已抢救2个小时,情况仍十分危急,出血不止,你速到手术室协助抢救”。4月26日13点15分,ICU黄伶主任接到医务科周广利科长这样一个紧急电话。作为一名重症专业的医生,接到这样的电话,明白它意味着什么,生命重于一切,这是铁的命令。挂断电话,黄主任立即火速赶往医院,1点30分到达了手术室。

       作为曾经的麻醉科医生,眼前的情景还是让黄主任陡然紧张。手术医生正在用止血纱布垫按压在患者的腹部创面来压迫止血,由于止血困难,手术已无法继续进行。吸引瓶及手术台地面上全是从患者体内流出的血液。手术台下也是忙碌一片,两位麻醉医生、急诊ICU医生、心内科医生及多名护士正在紧张展开抢救流程,开放了4路静脉通路快速加压输血输液,三台注射泵持续泵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提升患者血压,心电监护仪显示患者血压57/30mmHg,心率140~145次/分。

       这是一个跟死神抢夺生命的战场!

       经过与产科梁冠华主任、严倩主任、赵明瑜主任、麻醉科魏福江副主任等共同分析与快速评估,得出的结论是,患者呈现的病理情况是因为严重失血及休克引发的组织细胞缺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综合征,即“创伤性凝血病”或“创伤性DIC”。大出血导致的被称为死亡三联征的低体温、酸中毒、凝血病,三者相互促进使病情进行性恶化,这种病理状态如不能及时纠正和阻断其恶性进展,必将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生命。

       病情就是命令!生命在向我们呼唤!几位专家迅速制定进一步的抢救方案,启动了全方位的抢救流程。针对该产妇的生命危险状况,尽早纠正凝血功能障碍、休克复苏和外科止血是挽救其生命的三大关键措施。一是继续快速大量补充血液制品和凝血因子复合体,改善凝血功能;二是整个输血输液过程中用加温器加温,纠正患者的低体温;三是采取一系列复苏手段保证患者的血压水平能够达到最低的组织灌注需求;四是纠正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和顽固低血钙;五是应用重组活化Ⅶ因子和氨甲环酸对抗患者的纤溶亢进。经过上述处理,产妇的腹腔创面大量渗血有所缓解,血压也趋于稳定,手术医生抓住时机快速进行了子宫切除和创面止血,然后是填塞压迫和减张缝合,于17:40结束了手术,手术过程中共输血21000毫升。

       做好术后的安全核查,做好转运准备,产妇在医护人员的密切监护和辅助呼吸下,于18:05转入重症监护病房。黄伶主任再次向家属告知病情、抢救措施以及预后,患者虽然度过了手术关,但仍处于危险状态,休克和凝血功能障碍尚未得到完全纠正,且由于长时间缺血缺氧性损害,出现了急性肾衰竭、消化道出血和脑功能障碍等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表现。此时,产妇的家属已经亲身看到烟台山医院上上下下的努力,连声表示感谢,希望医院全力以赴抢救生命。面对可能需要的大量输血以及烟台市没有新鲜血小板的情况,在医生的建议下,家属通过微信、论坛发帖等途径向广大市民告知实情,希望身边的朋友踊跃献血,保证血液供应。

       根据抢救规范,黄伶主任和付宝才副主任为患者实施了机械通气、血液净化、PICCO2血流动力学监测、局部低温脑保护、镇痛镇静、抗炎抗感染、继续输血输液、纠正凝血障碍,维护内环境稳定等救治措施。

       由于DIC导致患者大量凝血因子被消耗,产妇腹腔内仍渗血不止,尽管不像在手术室时那样汹涌,但还是持续不断的自腹腔引流管流出新鲜血液,检验室的血分析化验报告了危急值,血小板降到了2万,这意味着如果不及时补充血小板,会随时引发大出血致命,我们将此情况报告了输血科于永焕主任和医务科周广利科长:“患者急需B型血小板”。周科长立即与输血科共同与中心血站联系,在烟台市中心血站的大力支持下,在27日凌晨1:30将采集分离出的32单位血小板送到了ICU,输入了患者体内,输注血小板之后,引流管的出血量慢慢在减少,这个重要迹象,让一直“战斗”在一线、坚守20多个小时的张冠莉医师和再次度过一个不眠之夜的ICU娄梅子医师感到了一丝的欣慰,禁不住热泪盈眶。

       在这场生命争夺战中,我们取得了又一个胜利!

       然而,我们都清楚地知道,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两个回合的胜利,暂时守护住了产妇的生命,但战斗并没有终止。持久战已经拉开…….
医院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