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的健康养护
2015-02-26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通常多由外伤所致。天气干燥、挖鼻孔、擤鼻过猛,也可使鼻粘膜受损而出血。通常治疗鼻出血常用填塞法、烧灼法、电凝等方法,治疗效果显著。下面将介绍一些生活中鼻科常用止血及预防方法:
一、预防方法
1.涂抹软膏
当鼻血被控制后,在鼻内涂一些红霉素或金霉素软膏,一天涂2~3次。软膏可促进伤口愈合,不仅止痒,也防止鼻粘膜若因干燥而产生疼痛。
2.勿挖鼻孔
止血治疗后,避免剧烈运动而再次出血。鼻腔内的血管破裂,需要7—10天才能完全复原。
3.增加空气湿度
秋冬季节天气干燥,家中应配备加湿器,保持空气湿润。
4.控制血压
高血压的人有流鼻血的倾向,应积极控制血压。
5.营养与饮食疗法
补充营养素,多吃维生素及纤维素高的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二、止血法
1. 填塞法
在出血侧鼻孔内填入清洁的干棉花,也可以用1%肾上腺素少量将棉花沾湿,塞入鼻孔,压迫止血。
2. 捏鼻法
用拇指及食指将鼻根部捏住,持续压紧5—7分钟。假使仍未止血,再重复塞棉花及捏鼻子的动作。这样对于前鼻孔出血可起到止血功效。坐位时,身体向前倾勿将头部后仰。
3. 冰敷法
冰冷能促使血管收缩及减少流血。可以用冰袋或冰毛巾冷敷前额和鼻根部。
4. 其他方法
当你用棉花塞过鼻子、也捏过鼻子,但仍然无效时,应立即去看医生。流鼻血持续过久,可能致命。另外,当你发现血液从鼻腔后流入口腔时切勿咽下,亦应就医治疗。配合医生采用烧灼或电凝的方法止血。
【五官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