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倾听”有关
2014-10-08
如果问一名护士:你的工作是做什么?有的会说“打针、输液、执行医嘱”,有的会说“看护危重病人、做好病情观察”,也有的会说“配合医生手术”......而我也是一名护士,我也常常在想:我的工作究竟是干什么?也许曾经我的答案也与之相同。但是现在看来,这是极为错误的,错在它严重的缺失。因为,这些只是我们的最基本的工作任务,这绝不能代表我们护士的“职责”。我们忽视了最为重要的东西——心理护理。
我曾经护理过一名截肢的患者,中年男性,因车祸失去了右腿,术后第二天,从ICU转回普通病房。夜班护士与我交接完毕后,我安静地给病人整理床单元,病人也没说什么,我觉得一切都是那样的按部就班......当我推着病床走出ICU的大门,男人的妻子立刻扑了上来,紧紧的抱着他的头,此时,男人哽咽了,正想说些什么,尚未说出口,女人已经将用手将他的嘴巴捂住,眼泪瞬间从男人的眼角倾泻下来,女人说着“好了,好了......”
我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怔住了,这个男人在经历了重大创伤后,有强烈的诉求愿望和激动的情绪,希望他的女人能够听他说说心里话,可是女人没有。而我,作为他的责任护士,没有及时发现他内心变化,也未取得他的信任,更没有让他把内心的情绪说出来。
人在经历重大生活事件后,情绪和精神有明显的变化,多表现为紧张、压力。会有迫切的诉求愿望,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诉求与疏导,生活事件随着时间的流逝,会隐藏到潜意识里,变成心结,在以后的生活中,以一种不良的情绪或负面的行为迸发出来。
这件事情,在我的心里翻腾了很久,我觉得自己特别的失败,在学校跟着导师学了几年的心理学,观摩过那么多的心理咨询,现在却没能力帮助我的病人。我总是关心病情的变化,观察皮肤的细节,关注病人对我们工作不满意的地方,做好提前预警。却很少察觉病人的内心情绪,认为这不是护理的工作。可是,心理护理不正是人文的体现,爱伤的标志吗?
后来,我护理过很多重大创伤的病人,当他们病情好转,神志清楚的时候,我会主动与他们交流,给予他们信息,鼓励他们说出内心的感受与情绪:
有的会付之一笑,说这点伤痛不算什么
有的会义愤填膺,痛恨谩骂肇事者
有的会长叹一声,道出生活的无奈和心酸
有的会诚惶诚恐,担心和害怕疾病
......
当他们在诉说的时候,我静静地倾听,听他们说完,然后用“乐观坚强、愤怒生气、无助失望、恐惧害怕......”回馈我听到的,表示我理解他此时此刻的情绪和内心,再给予帮助和引导,舒缓他们内心的压力和紧张。而不是急于告诉他们:“你不要害怕了,你不要生气了”,扼杀他们的诉求愿望。也许我的倾听没有让他的疾病痊愈,没能让的痛苦减轻,但是我相信,我能让他看到一个面对困难挫折时,正视内心情绪变化的自己。
在工作中,我们忙于治疗护理,忙于健康教育,一直都是我们在不停的说,不停的宣教,不停的告知,有时候语速快到我们自己都听不清自己说了些什么。却忘记了“上帝给了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病人需要倾听,倾听让他们变得平静,倾听让我们的距离更近。以我的阅历与经验,也许我不是一名很好的安慰者,但我一定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
我们常常将“心理护理”挂在嘴边,却没有很好地赴于实践。当病人床单元干净整洁、病人安置妥当,当病人经过救治病情好转、转危为安,我们是否就感觉自己是无比成功?可当每每目睹到病人一见到家属就忍不住失声痛哭的时候,我们难道不应有一丝失败感吗?身体的伤,经过我们的治疗和护理已近治愈,但我们忽视甚至无意加重了病人内心的伤痛,而这种伤痛,往往比身体的创伤更难愈合......
与“倾听”有关,心理护理的第一步,
与“倾听”有关,护患和谐的基础,
与“倾听”有关,人文关怀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