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强产科安全管理,确保母婴安全
2014-08-19
-----第一次产科安全管理办公室会议纪要
为加强产科安全管理,产科安全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第一次会议于2014年8月18日17:00在北京厅召开。办公室主任张树栋院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副主任张恩宁副院长、丛芳副院长以及办公室成员参加会议。
会议上,办公室成员结合自身工作岗位,从不同角度认真查找我院围产期影响母婴安全的各种因素,并提出很好的解决意见和建议。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从安全管理的角度提出实现产科统一规范的诊疗方案、加强大科室内部的协调、实现危重患者的无缝隙衔接、把院感作为早交班内容等;产科三位主任提出要加强产科内部管理、医师的培训、建立急危重症的抢救流程。儿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手术室、妇女保健科、检验科、超声科的成员均踊跃发言,介绍自己围绕产科安全开展的工作,对产科安全管理提出建设性意见。
丛芳副院长指出,我院承担着全市急危重症孕产妇的救治,应建立与各基层妇保院、助产机构工作的有效衔接,确保危重孕产妇、新生儿的急救绿色通道。
张恩宁副院长在会议上强调,目前产科安全要做好三个方面的事情。一是规范诊疗行为,统一规范,加强培训,尽快建立急危重症抢救流程以及安全用药规范;二是要优化工作流程,各科室、各部门要顾全大局,通过优化流程提高安全性;三是加强沟通与协调,要尽快建立统一管理模式,建立产科内部协商机制,同时做好与相关科室的配合。
张树栋院长在会议上做了重要指示。第一,梁冠华主任全面负责产科、产房的安全管理,要组织带领全科根据国家有关规范和指南,结合我院实际完善制度、规范与流程,要注重环节质量控制,加强培训,要通过建立内部协商机制,解决产科内部的问题。第二,严倩副主任全面负责产前诊断中心的工作,检验、超声要主动跟上临床的发展,要强调医技科室依赖于临床,并要服务于临床。对全市的产前诊断要实行统一预约制度。第三,要加快全市孕产妇管理系统的开发。第四,要通过内部沟通以及绩效手段,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协调。
这次会议全面分析了目前影响我院产科安全的各方面问题,明确了管理职责,达成诸多的共识。各部门、各科室均表示要加强相互沟通与交流,舍小家顾大家,共同将产科风险降到最低。
注:成立产科安全管理办公室的背景
5月28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下发《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妇幼健康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后,累积生育需求集中释放,出生人口数量有所增加,高龄孕产妇比例有所增高,妇幼健康服务的数量、质量和服务资源都将面临新挑战。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将保障母婴安全放在卫生计生工作的突出位置,指导提供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机构设立产科安全管理办公室,由分管业务工作的机构负责人具体负责,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协调建立高危孕产妇救治、转诊等机制。加大医疗机构内部挖潜,扩充产科床位,重点提高妇产科、儿科服务能力。国家卫生计生委在2013年9月下发《加强产科安全管理十项规定》和2014年3月下发《医疗机构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试行)》是从制度层面加强了产科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