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院文化医院文化
药剂科:实施“品管圈” 提升药事服务效率
2014-03-13

编者按:“品管圈”是一个双轨的管理体制,通过品管圈的方式来发动一种自下而上、有广泛群众性和高度民主性、实践性的新模式,发现问题、找出原因、解决问题、巩固变成制度,可以使科室建设和医院管理实现精细化、规范化。在三甲评审中,药剂科打破传统的管理方式,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持续提升了药事服务效率,值得全院借鉴。

 

三甲正式评审的结果,关系到我院的未来和发展,药剂科按照医院的部署和要求,团结一致,开拓创新,敢于尝试去做以前没有做的事情,为医院的评审作出自己的努力。 

门诊药房是药剂科的重要部门之一,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门诊药师又好又快的优质服务,最能体现医院形象。但随着工作量的与日俱增,人员、窗口、药房布局等的限制,一方面同事们的劳动强度增加,另一方面再怎么努力效率提高不大。在不增加硬件条件下,如何来提高效率?刘玉涛主任把“品管圈”先进的管理理念带进了门诊药房。

首先,刘玉涛主任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了“品管圈”的管理方法,围绕“减少劳动强度,提高效率”这一主题,组了一个品管圈,围绕主题,首先运用“头脑风暴法”,分析原因,听取每一个人的意见。最后大家一致认为:由于药房是一长条形;药品按药理作用摆放;前方两个转架占的空间太大等诸多因素增加了劳动强度,且再怎么努力效率提高不明显。为此,大家又纷纷献计献策:统计数据,从系统调出最常用200个品种,根据动作分析方法,把药架的位置按取药难易程度进行排序;药品出现的频率结合取药动作的难易程度重新调整药品位置。

大家热情高涨,说干就干,大家齐心协力利用午休和早、晚患者较少时间,对门诊药房进行了重新布置。首先,导出转架上的药品,两个转架也光荣退休。在腾出的位置上摆了4组药架,按预先排序把常用药品放在药架中间和靠前位置,其他药架药品也进行了适当调整。另外,把夜间值班常用药品也调整到了相对集中的药架上。工作中,参考了每个人的意见,意见没有好与坏,只有最实用。整个过程,有商量,有调整,有斟酌,每个人都发挥主人翁责任感。通过这次活动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参与感、满足感、成就感,也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

虽然又脏又累,但当大家看到辛苦整理后整齐的门诊药房,想到以后的工作能够得心应手,大家非常有成就感。经过近一周的运行,大家都非常满意,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同的模式、相同的人员、相同的场地、同样的处方,不一样的工作质量。多年不变的门诊药房,“品管圈”让他改变了,提升了。

相信,“品管圈”将继续在药剂科开展,解决更多的工作难题。

    

  


 相关链接:品管圈的意义与作用

1、品管圈强调自下而上管理的新模式,再加上原来固有的从上到下的管理模式,形成一个有点像DNA的双螺旋结构。这样就可以改变大机构固有的旧管理模式当中,思想的僵化、漠不关心、墨守成规、行动迟缓、推脱责任等问题。管理方面有自上而下的模式,也有自下而上的模式,使管理可以做到无缝的衔接。
        2、品管圈给基层员工提供了一个可以展示聪明才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主管理的舞台。通过这样的舞台,大家敢于向存在的问题叫板,敢于向新领域挑战,从一个埋怨者变成一个实干家和有智慧的贡献者,丰富了大家组织协调的技能,也提供给许多学科未来的一个管理发展方向。因为单靠医学家、科学家、教学家一个人来组织这么大的队伍肯定是不行的,我们需要更多的有知识、有经验、有技能的组织管理者,我们可以创造这样一个舞台去发现未来的管理者。
        3、医院的宗旨是关怀和服务,包括医生护士对病人的服务、医院对职工的服务。通过品管圈可以解决许多服务中的问题,比如沟通的问题,医患换位思考,去改进服务工作,而且这种改进不是从上至下、命令执行式的,而是自己主动去发现问题,做到自主管理,可帮助医院解决宗旨服务当中的问题。 

医院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