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脊柱外科采用国际先进的空心骨水泥螺钉强化固定椎间融合技术为一腰疼8年的老人成功实施空心骨水泥螺钉强化固定治疗老年腰椎失稳微创手术,解决了老人长期疼痛。属山东省第一例。
来自招远的祝惠兰老人今年71岁了,腰痛8年,而且两腿没劲,不能活动,非常痛苦。上周,在家人陪同下,老人来到烟台山医院脊柱外科,经沈炳华主任医师检查,确诊为退变性腰椎失稳、腰椎4、5错位、椎管狭窄。因老人骨质疏松,经过周密准备,沈炳华主任医师决定采用国际最先进的空心骨水泥螺钉强化固定技术,2013年12月27日,为老人成功实施了空心骨水泥螺钉强化固定治疗老年腰椎失稳微创手术,在其原本错位、狭窄的腰椎处植入“空心螺钉”后,并向椎体内灌注骨水泥,使螺钉与椎体结合为一体,从而恢复正常人骨骼刚度、强度。术后,手术后的祝蕙兰(化名)已经下地走路,老人腰不疼了,腿也有劲了。
据悉,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临床上出现骨质疏松退变性腰椎失稳的病例也越来越多。“这类患者以腰腿痛症状为主,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且保守治疗效果较差。”沈炳华主任医师介绍,“腰椎失稳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减压椎间融合术”是目前唯一能达到满意疗效的手术方法。该手术需在腰椎上行椎弓根螺钉固定,但老年人退变性腰椎失稳多合并较重的骨质疏松,骨密度降低,骨质量差,对螺钉的持钉能力下降,影响固定效果,术后易出现螺钉松动及脱钉,导致手术失败,因此,这类病人一直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
为解决这一难点问题,脊柱外科开展了老年退变性腰椎失稳骨水泥螺钉强化固定椎间融合新技术。该螺钉不同于普通椎弓根螺钉,其为带6个侧孔的空心椎弓根螺钉,在手术植入螺钉后,通过螺钉中间通道向椎体内灌注骨水泥,待骨水泥凝固后,螺钉与椎体结合为一体,固定牢固。不仅能避免因骨质疏松导致术后螺钉松动及脱钉等并发症,并且,手术后老人的骨骼强度、刚度接近正常成人骨骼,为老年骨质疏松退变性腰椎失稳患者带来了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