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市妇幼保健院晋升“三甲”
2014-01-03
[编者按:50年妇幼“三甲梦”今朝得圆,12月20日,医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各媒体宣布烟台市妇幼卫生工作取得的这一大喜讯,张树栋院长全面介绍了医院妇幼卫生发展工作,王祥副院长和妇幼相关科室负责人介绍了各自的学科优势。]
烟台市妇幼保健院晋升“三甲”
妇幼完成从起点到高点的华丽蝶变
12月17日,烟台市妇幼保健院接受了山东省卫生厅妇保院评审专家组的评审验收,专家组评价该院管理规范、临床救治能力最强、医技保障技术领先,成功晋升“三甲妇幼保健院”。这标志着烟台市妇幼保健院综合实力跃居全国妇幼保健院的前列, 站在了全国医疗卫生行业的最高等级跑道上。
张树栋院长表示,“妇幼创三甲成功标志着三院整合的成功,标志着医院站在国家级的平台上,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医院会主动承担妇幼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依托三级综合医院的专家、技术、设备优势,构建的全市妇幼三级保健网、妇女与围产医学保健部和儿童医学保健部、“产前诊断中心、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烟台市危重儿童和孕产妇转诊救治中心、烟台市新生儿听力筛查质量管理中心”的“一网络、两部、四中心、两个学校”为全市400万妇女儿童提供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
烟台市妇幼保健院创建于1964年,经过数代妇幼人励精图治,由站到院,如今已发展成为一所集保健、医疗、预防、康复、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和具有妇、儿专科特色的妇儿医院,担负着全市7市1县6区的妇幼保健业务技术指导、妇女儿童疾病诊治、妇女儿童健康状况监测调研、基层妇幼保健人员培训、危重孕产妇与新生儿高危重症抢救等工作。儿科、优生学、妇女保健科是烟台市重点学科。
构建“一网络、两部、四中心”惠及全市妇女儿童
从三年前势单力薄的妇幼保健院到现在功能齐全、实力强劲的三甲医院,三年间,烟台市妇幼保健院经历了从起点到高点的华丽蝶变,这天上人间的起落,诠释了汗水与收获的关系。
2010年,随着烟台市妇幼保健院整建制并入烟台山医院,医院更加突出公益性。为有力推进烟台市妇幼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充分发挥烟台山医院三级综合医院的管理、专家资源、设备资源优势,使区域内妇幼保健和临床工作快速提升,有力地保障了全市妇女儿童享受到高质量的妇幼公共卫生服务,开创了综合医院办妇幼保健院的新路子。
2010年,经过不懈努力,烟台市妇幼保健网开通,与此同时全省通用的妇幼保健IC卡也实现功能升级,市民持卡就能实现异地跨市就医;2011年,为致力于保障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医院优化流程,全新打造妇幼保健与临床综合门诊; 2012年,张树栋院长秉承“走出去、请进来”双管齐下,让全市妇幼保健系统院长与医务人员转变理念,开拓眼界,树立起烟台市妇幼保健与临床紧密结合的发展新格局;2013年8月烟台市产前诊断中心在烟台市妇幼保健院揭牌成立;2013年12月,医院按照卫计委的“三个中心”建设要求,将妇幼保健与临床大科室调整为妇女与围产医学保健部和儿童医学保健部,形成了从婚前、孕前、孕期、产前、产后、儿童保健、青春期保健、更年期保健等一条龙服务,为全市400万妇女儿童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健康保障,成为全市妇女儿童的首选医院。同时,医院还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重点工作,“孕妇学校”、“家长学校”将妇幼保健服务由院内延伸到院外,提高了全市妇女儿童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预防出生缺陷结硕果,453名“缺陷儿”被确诊
来自大连的范女士去年年初第一次怀孕在当地医院唐氏筛查高危,怀孕18周时,慕名来到烟台市妇幼保健院做产前诊断,经产前诊断中心严倩主任羊膜腔穿刺,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胎儿是21—三体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先天性智力发育不全的染色体异常疾病,孩子出生后,会表现为不可逆的智力障碍,存活者生活不能自理。范女士选择了引产。
严倩主任介绍,在所有染色体异常的疾病中,大多以低智商为主要表现,合并脏器发育异常,也就是俗称的“智障儿”。一个先天愚型患儿的诊治花费约40万元左右,这不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还有难以想象的感情创伤。
产前诊断中心的作用就是对孩子存在的先天性缺陷早发现、早干预,有效拦截问题宝宝的出生。”严倩主任告诉记者,产前诊断是对胎儿进行先天性缺陷和遗传性疾病的诊断,当胎儿还在妈妈子宫内的时候,采用专业技术,对胎儿是否患有先天性缺陷和遗传性疾病进行诊断。“这是出生缺陷的二级预防措施,主要防止出生缺陷患儿的出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目前,烟台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开展的工作包括遗传咨询,唐氏综合症孕中期筛查、中孕羊水、脐血取材手术,羊水及胎儿血细胞核型分析,B超胎儿结构检查及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等。并提供染色体非整倍体FISH快速诊断服务、孕早期NT超声检测。这些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烟台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作为全市产前诊断中心,2013年1月至11月,共为全市5692位高危孕妇做了产前诊断,发现胎儿染色体异常的24例,超声诊断发现胎儿体表及脏器发育异常429例。烟台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给予了父母一次选择健康宝宝的机会,也成为提高人口素质,避免缺陷儿出生的一种有效手段,为母婴平安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危重产妇和患儿在这里康复
创建“三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张树栋院长和医院领导班子对此有着清醒认识:创建“三甲”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医疗服务品质,满足港城妇女儿童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
为此,烟台市妇幼保健院针对危重产妇、危重患儿救治这个难点,在全市妇幼系统建立起危重孕产妇、危重患儿急救转诊救治体系和专家团队。
产科扩展为病理产科和生理产科,儿科医生进驻产科病区,联合生产、查房,新生儿疾病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新生儿眼病筛查走进产科病房,每年抢救子痫、子宫破裂、胎盘早剥、产科出血、失血性休克及DIC等疑难危急重症孕产妇约1000余例,抢救成功率达100%。产科开展了一对一导乐分娩、无痛分娩等新举措,使剖宫产率从2011年51% 降到2013年 39%,创造了顺产率的奇迹。
为了让孕产妇在产前、产中、产后得到全方位的健康保障,烟台市妇幼保健院产前咨询、孕期保健、产后妇检、产后康复、盆底功能康复、产后乳腺按摩保健、母乳喂养、围产营养门诊等能解决产妇在怀孕分娩中遇到的所有难题。
李海燕主任带领儿科团队精通儿科疑难复杂疾病诊治和新生儿窒息、儿童感染性疾病及急危重症患儿的救治。开展呼吸机辅助呼吸成功抢救了呼吸窘迫综合症、PPHN、肺出血、胎粪吸入综合症、感染性休克、化脓性脑膜脑炎等危重患儿;开展极低体重儿和超低体重儿的肠内微量喂养技术;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大疱表皮松解症、新生儿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临床诊断及治疗。开展了危重新生儿转诊,辐射到烟台市区及周边县市区;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成功救治了多名呼吸窘迫综合症、急性肺损伤伴肺动脉高压症患儿,使早产儿NRDS和胎粪吸入综合症病死率明显降低,提高了极低体重儿成活率及及生存质量。危重症患儿成功救治、疑难病症的诊断与治疗及早产儿存活率和生命质量不断提高,彰显了新生儿救治的高水平综合实力。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亲人心中挚爱的“宝贝”,在生活中受到创伤的孩子更是父母心中的永远的“痛”。为了让每一名骨折创伤的孩子远离伤痛的“阴影”,小儿骨科慕明章主任带领团队采用国际先进的骨科微创技术,让受伤的孩子不但治好病,而且最大限度地缩小“瘢痕”,缩短住院时间,让孩子重新拥有快乐的童年。
小儿骨科作为胶东地区唯一一家致力于儿童四肢创伤、畸形、肿瘤、感染的专业学科,擅长儿童和青少年运动性损伤的诊治、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新生儿马蹄内翻足非手术治疗及各种畸形的手术矫治,率先开设新生儿早期发育性髋关节异常(DDH)的超声波筛查、诊断和干预性治疗,开展特发性马蹄内翻足的早期手法按摩、石膏矫形技术(Ponseti技术)非手术治疗工作和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手法、手术治疗,并广泛使用,达到了国内较高水平。小儿外科开展了腹腔镜微创手术和各种小儿外科手术治疗,如小儿疝气、阑尾炎、幽门肥厚狭窄、肠套叠、先天巨结肠、先天无肛、胆总管囊肿、胆道闭锁、肠道闭锁、胆道结石、肝脏肿瘤、脾脏疾病、各种胃肠道肿瘤、畸形、尿道下裂等,均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医院各项医疗技术开展成熟,满足了广大妇女儿童的健康需求。